阅读记录

第二章 不接受封建势力摆布[1/2页]

皇家养女也要自由恋爱 云也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倒退到苏慕卿穿越前的早晨。
      那时候,午门城楼鼓声敲响,百官整齐列队。
      宫门开启,队伍步履稳重,悄然进入天佑殿,无人喧哗。
      国主驾临,众卿一跪三叩头,例行朝仪。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进言。
      “退...”话音未落。
      “臣,有事启奏。”
      说话者正是飞骑将军苏令武,早些年征战塞北,平戎有功,嘉封安国公。
      安国公年逾60,早到了致仕的年纪,却因战火未停,迟迟不肯退休。
      国主顾念其年迈,便召他回齐州修养。
      “肃州之战,我军不敌西戎,折损城池5座、将士3万。老臣请战,愿以余力,剑指西北。”
      ...
      国主一言不发,群臣鸦雀无声。
      右丞相鹰目如?h,洞察上意,向左迈出一步,启奏天听。
      “臣,以为不可。我大虞长年累战,千里早无鸡鸣,百姓更是难以聊生。”
      左丞相心领神会,补充道:“前日,戎族狼主派使前来求亲,不如趁此机会议和。换取几年安稳日子。”
      和亲?...似乎是个停止战争的好办法。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和番之说,只是大虞国从未施行。
      一来有损大国威严;二来国主膝下只有一幼女,唤永乐公主,年十三。
      从封号不难看出,国主对这个女儿是青眼相看、疼爱有加。永乐公主还是皇后亲生的嫡公主,定是不舍远嫁异族的。
      “和...亲...倒是个可行的办法。”国主缓缓念道,又故作停顿。
      “朕作为苍生父母,定要以国为重。万不会因一己私利,爱惜幼女,置百姓于不顾。”
      右丞相连忙拱拱手,补充道:“倒未必非指永乐公主。”
      “古例中就有从贵族大臣之女中择优选取,抬封皇姓,赐嫁外族的先例。况且永乐公主年纪尚幼,不宜担此大任。”
      “如此,只怪永乐无福,暂不能替国分忧。那该另选何人?众卿可有推荐。”
      一时间,只见家中有女儿的大臣们,纷纷把头深深的埋下,恨不得钻进天佑殿地缝中去。眼睛紧闭,咬紧牙关,心里默默祈求,千万千万不要点到自己的名字。
      安国公心下一紧,后背发凉。
      他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把头埋得更低了一些。
      左丞相育有五子,竟无一女。他眼神狡黠,环顾四周,心中有了一个人选。
      “臣听闻,安国公...家有一女,年十五,尚未婚配,可堪此避战言和之重任。安国公戎马一生,大义凛然,想必如此利国利民的好事,绝不会推脱。”
      不好!我的卿儿...
      苏令武立刻扑通一声跪到在地,眼泪婆娑,声音颤抖。
      “回国主,若要臣披挂上阵,斩杀鬼戎,即便为国捐躯,臣绝无二话。
      但...老臣年过六十,膝下单薄无子。前两年爱妻过世,唯剩独女慕卿,还望其为臣养老送终,万不可远嫁异乡啊。”
      听完安国公一席话,群臣无不为之肺腑恳切所动,但无人为他应援。
      国主面色平静。不嫁你苏令武的女儿苏慕卿,那就得舍了我的爱女永乐。我可断不会送她入狼坑,断了宝贝女儿的幸福。
      “容朕再斟酌斟酌,退朝吧。”
      “国主!万望三思啊!国主...”苏令武依旧匍匐在地。
      “退...朝...”
      国主起身离开。
      大太监张双寿临走前,迅速瞥了一眼五体投地的安国公,眼神复杂。
      朝臣纷纷散去。
      安国公悻悻然,前脚刚进家门,后脚圣旨就到了。
      “圣教以德,君教以行。公忠体国,献女辅政。殊堪嘉幸,朕甚慰之。特旨擢安国公苏令武之女苏慕卿为朕养女,赐号长宁公主。三日后于凤栾殿举行册封大典。钦此。”
      什么?收为养女...三日后...
      “微臣...领旨。”
      安国公几乎是咬着牙、噙着泪从张公公手里接过圣旨。
   

第二章 不接受封建势力摆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