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掏出皱巴巴的调拨单,"虽说是旧的,防水性还成。"
苏晚晴摸着票证上的红章,突然想起顾沉舟在信里写过:"三等功的奖励是两张电影票,我换了布料,想着你穿的确良衬衫一定好看。"
此刻这些承载着荣誉的票证,正被他毫不犹豫地交到她手里,就像他把后背交给战友时那样坚定。
"药材的话,"
她望向草药架上的艾草,突然有了主意,"可以发动村里妇女上山采,按斤换工分。"
她掏出本草笔记,里面夹着顾沉舟画的《山区药材分布图》,每个点位都标着
"可采季收购价
","
就像你教的
'
分散采集,集中加工
',和部队的后勤补给一个道理。"
顾沉舟望着她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她改良蜂窝煤时的模样
——
永远能把他的军事术语转化成过日子的智慧。他从裤兜摸出个铁皮盒,里面是攒了半年的弹壳:"这些拿去供销社换铁丝,"
弹壳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搭香囊的晾晒架够用了。"
王主任离开时,自行车后座绑着苏晚晴新做的十个样品香囊,车铃铛上还系着个迷你围兜
——
给主任小孙女的。顾沉舟站在门口望着尘土飞扬的土路,突然说:"我下周去镇上弹药库,"
他的手指划过她手背的烫疤,"顺道帮你问问卫生所的同志,要不要收晒干的蒲公英。"
暮色漫过晒谷场时,苏晚晴在樟木箱里发现张泛黄的照片:顾沉舟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别着三等功奖章,身后是抗洪时临时搭建的堤坝。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给晚晴的第一件礼物,希望是件衬衫,更希望是片晴天。"
她攥着的确良布料的票证,突然明白,在顾沉舟心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从来不是句空话
——
他服从的,是让她过上好日子的命令;他守护的,是她眼里闪烁的希望。那些压箱底的票证,那些藏在弹壳里的温柔,终将在时光里酿成最坚实的后盾,让她在
1983
年的秋天,带着他的军功章与爱,勇敢地踏上从未想过的经商之路。
而院角的草药架在晚风里轻轻摇晃,晒好的艾草正发出细碎的响,像在为即将开始的批量生产唱着前奏。苏晚晴摸着顾沉舟新磨的票证边缘,突然觉得,这个充满限制与挑战的年代,因为有了彼此,竟也有了无限的可能
——
就像他用军功章换的布料,终将变成她手中的香囊,带着草药的清香与军人的温情,飘向更远的地方。
第36章 意外商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