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装着分层的粉末:上层是淡红的番茄皮碎,中层银白的弹壳粉,底层墨绿的薄荷碎,"每袋香囊的配比,"
指腹划过瓶身的刻度线,正是顾沉舟用弹道比例尺量的,"都按这个标准来。"
老陈的目光落在合同末尾的附加条款:"乙方可优先使用部队淘汰的弹壳与帐篷布",旁边画着个小番茄
——
那是苏晚晴的暗号,表示原材料供应有保障。他突然想起上个月在缝纫社看见的场景:顾沉舟用退役的单杠改衣架,苏晚晴把作训服碎布缝成香囊流苏,军民协作的智慧,早就在这些细节里生根。
"成交!"
老陈抓起笔,在合同上签下名字,笔尖扫过顾沉舟用红笔圈出的
"风险共担"
条款,"都说顾家媳妇手巧,"
望着苏晚晴发间的弹壳发卡,"没想到顾家女婿的算盘,"
敲了敲卷宗上的弹道公式,"比供销社的账本还精。"
顾沉舟的耳尖微微发红,想起军校同学在信里写的:"合同范本夹着最新的军属政策,滞销条款参考了边境贸易协定。"
他没说的是,昨夜为了算清利润分成,特意用弹道计算器演算了二十遍,确保苏晚晴的草药成本与手工费都能合理体现。
暮色漫过晒谷场时,老陈的自行车后座绑着首批订货单,车把上挂着苏晚晴送的样品香囊,弹壳流苏在晚风里晃出银弧。顾沉舟望着堂屋墙上新钉的
"舟晴布庄"
木牌,牌面用弹壳粉拓了五角星,突然握住苏晚晴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她腕间的合同专用弹壳手链:"还记得在草药架搭防雨棚吗?"
他的声音混着驱蚊草的香,"现在咱们的生意,"
指了指合同上的弹道标记,"就像那棚顶的
37°
抛物线,"
喉结滚动,"既能挡风雨,又能让阳光照进来。"
苏晚晴望着他作训服口袋里露出的、写给军校同学的感谢信,信末画着香囊与合同的简笔,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她突然明白,这意外的商机从不是偶然
——
是他用弹道思维铺就的路,是她用草药智慧织就的网,军民携手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温暖。
这一晚,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合同背面,字迹沾着薄荷碎屑:"她的驱蚊香囊让老陈拍案叫绝时,我突然懂了:军人的战术不只在战场,更在守护她的每笔生意里。合同上的弹道标记,是我能给她的、最坚实的防线;而她指尖的草药与弹壳,永远是照亮商机的、最温暖的光。"
页脚画着香囊与合同,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簇在商海摇曳的火,一簇用严谨护航,一簇用巧思发光,共同照亮着,属于军民创业者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第44章 意外商机(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