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结重重滚动,"墨兰现在排《边关军魂》,说要把老班长的故事搬上舞台。"
月光突然被云彩遮住,苏晚晴借着煤油灯的光,看见他眼底的痛
——
那是她在昆仑山雪夜替他暖脚时见过的,藏在弹道抛物线后的温柔。她突然想起本草笔记里夹着的、老班长的烈士证复印件,发证日期正是顾沉舟首次立功的日子。
"围巾,"
她的声音软下来,指尖抚过他肩章的折痕,"其实是给你的。"
顾沉舟的眼睛突然亮了,像在雪线望见了归家的灯火。他接过围巾,弹壳扣在灯光下闪着微光,雪莲花的迷彩纹路恰好对着他锁骨下方的旧伤疤:"我就说,"
他的嘴角扬起极浅的弧度,"娘不会在围巾里藏弹壳扣。"
苏晚晴的耳垂发烫,突然想起昨夜赌气时,故意在围巾里织了三道弹道抛物线
——
那是顾沉舟教新兵的
"横风修正量"
公式。她转身要收拾毛线笸箩,却听见身后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回头看见他已将围巾绕在颈间,弹壳扣正对着喉结,像枚无声的勋章。
"针脚歪了。"
她嘴上嫌弃,却看见他指尖轻轻摩挲着雪莲花刺绣,迷彩线在他军绿色作训服上格外显眼。
顾沉舟突然凑近,鼻尖掠过她发顶的薄荷香:"歪的好,"
他的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这样别人就知道,"
指腹划过围巾里暗藏的
"晴"
字刺绣,"这是专属我的、带着小脾气的温暖。"
晨光漫过窗台时,苏晚晴看着他把围巾塞进帆布包,故意漏出半团枣红色毛线。顾沉舟出门前突然转身,将枚新刻的子弹壳塞进她手心,底缘刻着
"1984.11.5"——
正是陈墨兰话剧组来部队的日子。
"墨兰说,"
他的手指划过她掌心的毛线,"想在剧中加段军嫂织毛衣的戏。"
他望着她指尖的血痂,突然笑了,"到时候,你可以教她,"
指了指围巾上的弹道抛物线,"怎么把思念,织成子弹都打不烂的铠甲。"
房门在身后轻轻合上,苏晚晴摸着掌心里的子弹壳,突然觉得昨夜的忐忑像场幼稚的毛线战争。她望向炕上的毛线笸箩,漏出的枣红色毛线在晨光里像道温暖的痕,而围巾上的雪莲花与弹道线,早已在编织时,将所有的醋意与不安,都织成了独属于他们的、带着烟火气的情书。
这一晚,顾沉舟的训练日志新添了一页:"晚晴的毛线团漏在包外时,我突然明白,所谓战争,从来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她用毛线织就的温柔陷阱,让我心甘情愿,一辈子都困在有她的暖冬里。"
页脚画着小小的枣红色围巾,上面落着滴泪形状的血珠,旁边是弹壳与毛线交织的图案,像极了他们在时光里,用争吵与理解,编织的、最温暖的铠甲。
第72章 毛线战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