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咔嗒声在雨夜织成密网,苏晚晴的指尖在防水帆布上飞针走线,军用帐篷布的粗粝质感让她想起
1985
年顾沉舟教她修补屋顶的场景
——
那时他说
"帆布的针脚要像弹道抛物线,既省线又抗风",此刻她正把这句话缝进每块帆布的边缘,银灰色反光条在灯光下划出流畅的弧。
"嫂子,这反光条的弧度......"
学徒小张举着裁剪好的布条,发现边缘曲线与顾沉舟战术背心上的反光带分毫不差。
"按他画的狙击镜视野角度裁的,"
苏晚晴的指尖划过布料上的红景天染痕,"能让抢险队员在五米外看见接缝,"
顿了顿,声音混着缝纫机的节奏,"就像他在靶场教新兵的
'
三点一线
'。"
她没说的是,这些反光条是从退役的军用雨衣上拆的,每寸都带着顾沉舟所在连队的编号烫印。
婆婆坐在角落的竹椅上,用弹壳匕首削着红景天根
——
三年前防汛剩下的草药,此刻被磨成粉掺进防水胶,涂在帆布接缝处。"1980
年抗洪时,"
她的刀工带着当年补军装的利落,"你爹他们用柳枝编防洪筐,"
指了指苏晚晴正在缝的弹壳图案刺绣,"现在咱们用缝纫机,一样能织出铜墙铁壁。"
窗外的暴雨突然加大,打在玻璃橱窗上发出鼓点般的响。苏晚晴望着工作台上堆成小山的防水帆布,每块都在角落绣着极小的
"舟"
字或
"晴"
字,尾端缀着弹道抛物线
——
这是她和顾沉舟的暗号,"舟"
字朝东代表堤坝安全,"晴"
字向西意味着后方稳固。
"第一车物资准备好了!"
陈虎的军用卡车鸣笛三声,车灯穿过雨幕,照亮缝纫社门口堆着的木箱
——
箱角用红漆画着醒目的弹壳图案,正是顾沉舟教的
"危险警示标记",却在尾端多了个小番茄,让冷硬的军事符号染上暖意。
防汛大堤上,顾沉舟的作训服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指尖在接到帆布的瞬间骤然停顿
——
布料边缘的反光条弧度,与他昨夜在防汛图上画的救生通道完全重
第87章 缝纫社的灯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