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咔嗒声在新扩建的
"军嫂缝纫社"
里此起彼伏,苏晚晴的指尖在蝴蝶牌缝纫机的金属压脚上划过,新刷的红漆混着弹壳粉的细闪,在阳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她身前的工作台上,堆着改到一半的亲子装
——
顾沉舟
1985
年抗洪时的旧军装被裁成母子背带裤,胸前口袋绣着迷你五角星,角尖缀着粒迷你弹壳,底缘刻着
"舟晴园"
的坐标。
"嫂子,这军装补丁怎么补才好看?"
军属小芳举着件磨白的作训服,袖口的破洞恰好露出她腕间的弹壳手链
——
那是苏晚晴用退役弹壳串的,每枚都刻着军属的名字。苏晚晴接过衣服,指尖划过布料上的弹道磨痕:"顺着这条日晒线补,"
她用粉笔划出抛物线,"就像顾营长画在靶场地图上的安全通道。"
县电视台的摄像机刚架好,苏晚晴的银顶针突然在镜头前闪过
——
那是用顾沉舟第一枚军功章的弹壳磨的,内侧刻着
"晴"
字。她转身时,身后的展示架上,亲子装的衣架用退役的步枪准星改制,每件衣服的标签都是弹壳形状,底缘印着
"军嫂缝纫社"
的弹道
logo。
"苏社长能说说创业初衷吗?"
记者的话筒递过来,苏晚晴望着镜头,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晒谷场办的第一场乡村时装秀,那时的她还会紧张到踩错缝纫机踏板。此刻的工作台抽屉里,静静躺着顾沉舟用弹道笔记改的创业计划书,每页边角都画着小番茄与弹壳的简笔。
"最初只是改丈夫的旧军装,"
她的指尖抚过亲子装的五角星,棉线里混着弹壳粉,"后来发现,"
指了指正在学缝纫的军属们,她们的围裙上都绣着弹道线,"每个军嫂手里的针线,都能把等待织成勋章。"
镜头扫过墙上的锦旗,"军民共建模范"
的金字下,绣着用弹壳拼成的
"舟晴"
二字。
顾沉舟抱着孩子站在镜头外,作训服口袋里的弹道笔记被小身子压得发皱,最新一页画着缝纫社的扩建图纸:裁剪区对应
"弹道校准室",熨烫台参照
"装备维护台",就连消防栓都用弹壳风铃装饰。孩子的婴儿服是用他
1986
年的作训服改的,领口绣着迷你狙击镜,镜心是颗红景天染的小番茄。
"看镜头,小宝。"
他轻声哄着,孩子的小手正抓着他肩章上的金星,口水滴在亲子装的五角星上。苏晚晴在镜头里看见他们,突然想起婚礼那天,顾沉舟的作训服肩章上还沾着靶场的沙粒,而现在,他抱着孩子的模样,比任何军功章都更让她心安。
记者的问题转到盈利模式时,苏晚晴打开样品柜,里面整
第111章 创业升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