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星星!爸爸的星星!"
那是上个月刚换的少校肩章,苏晚晴用女儿的胎发编了穗子缝在星徽下方。
"知道爸爸的肩章为什么有星星吗?"
顾沉舟抱起儿子,让他的小手触到星徽的金属边缘,"因为有妈妈的针脚,"
指了指苏晚晴的银顶针,"和你的笑声,"
蹭了蹭孩子的鼻尖,"把爸爸的战场,"
喉结滚动,"变成了最温暖的阵地。"
女儿突然指着墙上的全家福尖叫,那是去年在
"舟晴服装厂"
拍的:顾沉舟穿着作训服,苏晚晴捧着新款哺乳装,两个孩子趴在缝纫机上,手里举着迷你弹壳风铃。照片下方的陈列柜里,整齐码着
"军嫂创业示范基地"
铜牌、顾沉舟的
"优秀指挥官"
奖杯、还有儿子的第一双绣着弹道线的小皮鞋。
"该去幼儿园了。"
苏晚晴摸出藏在儿子军装内袋的保温杯,杯身刻着
"小军属
=
战略储备力量",是顾沉舟用
2004
年演习的弹壳磨的。小家伙却紧紧攥着父亲的帽徽不肯撒手,直到顾沉舟从战术腰带解下枚迷你弹壳吊坠
——
一面刻着
"勇敢",一面刻着
"担当",塞进他掌心:"这是爸爸送你的第一枚
'
军功章
'。"
目送妻儿出门的背影,顾沉舟的视线落在五斗柜的镜子上:自己的少校军装与儿子的小军装并排挂着,肩章星徽与袖扣弹壳在晨光中闪烁。镜角贴着张泛黄的纸条,是苏晚晴创业初期写的:"顾沉舟的军功章,苏晚晴的缝纫机,总有一天会在阳光下并肩发光。"
此刻的阳光里,他忽然明白:所谓家庭圆满,不是勋章墙的璀璨,而是看着妻子用缝纫机织就军属的铠甲,看着儿女在钢枪与针脚的交响中长大,看着自己的弹道抛物线,最终落在他们温暖的掌心。
当苏晚晴的自行车铃声从巷口传来,当儿子的笑声混着女儿的弹壳风铃响,顾沉舟摸出藏在军装内袋的弹道笔记,最新一页画着:"家庭坐标
=(苏晚晴,顾小宝,顾小军),守护半径
=
无限大"。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个用爱与坚持书写的八零年代故事,轻轻翻页。
第130章 家庭圆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