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的边角料仓库飘着淡淡的艾草味,婆婆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指尖捏着块巴掌大的迷彩布
——
那是制作哺乳装剩下的废料,边缘还留着苏晚晴画的弹道剪裁线。她突然想起
1982
年雪崩后,用战士们的破军装拼出十二床棉被的场景,鞋底的千层纳法在记忆里苏醒,指尖不自觉地在布料上比划出九宫格拼接线。
"妈,您盯着碎布半天了。"
苏晚晴的银顶针在门框上碰出轻响,她刚从设计室出来,手里攥着新画的
"童装冬季系列"
草图,袖口沾着弹壳粉,"这些边角料,"
指了指堆成小山的碎布,"机器没法走大针脚,"
喉结滚动,"只能当废品处理。"
婆婆没说话,颤巍巍的手指突然在碎布堆里翻出块带弹壳刺绣的残片
——
那是
2005
年
"军绿风"
系列的次品,弹壳图案缺了个角。她摸出随身带着的、用顾沉舟父亲旧军装改的布样夹,里面夹着三十年前的千层底纸样,边角还留着用弹道笔记写的
"补丁经济学":"三指宽的布能补鞋底,五寸长的布能做袖套。"
"晚晴啊,"
婆婆举起碎布对着光,迷彩纹路在她掌心织出小团军绿阴影,"当年你公公的军装,"
指了指纸样上的补丁轮廓,"补丁摞补丁,"
突然笑了,"现在这些碎布,"
用顶针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能拼成千层底的花。"
苏晚晴的视线落在婆婆的顶针上
——
那枚用顾沉舟父亲弹壳磨的老物件,内侧的
"军嫂"
二字已被磨得发亮。她突然想起创业初期,婆婆纳的绣花鞋垫上的弹道线,与自己设计的防伪标异曲同工。"千层底拼接?"
她的指尖划过碎布边缘的锁边线,"如果做成拼布包,"
指了指墙上的
"军嫂创业理念"
展板,"既环保,又有军旅特色。"
三天后,样品间的工作台上铺满了婆婆手缝的拼接小样:九宫格的迷彩布块间,缝着她用红景天染的土布,每道接缝处都绣着米粒大的弹壳图案,正是顾沉舟小时候见过的、母亲补军装时的
"隐形加固法"。苏晚晴在每个拼布包的提手处加了个迷你弹壳扣,底缘刻着
"舟晴"
缩写,又用弹道比例尺在包身画出
37°
斜纹
——
那是顾沉舟教她的
"最佳受力角度"。
"妈,您看这样,"
苏晚晴举起改良后的样包,拼布间的缝隙用弹壳粉混合树脂填充,形成哑光的弹道纹理,"既能保留千层底的结实,"
指了指包内侧的红景天夹层,"又有现代设计感。"
婆婆的眼睛亮起来,发现包角处缝着儿子的军功章拓印,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在补丁上绣五角星的习惯。
订货会当天,"迷彩
第133章 婆媳的秘密武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