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议中心的水晶灯在苏晚晴的银顶针上碎成光斑,她的藏青西装领口别着枚子弹壳胸针
——
底缘刻着
"1984.7.1",正是顾沉舟第一次实弹射击的日期,历经二十年氧化,却被她用红景天汁保养得锃亮。PPT
翻到
"拥军积分系统"
页面时,台下传来抽气声:屏幕上,退役士兵的军功章与缝纫机线轴并列,配文
"每道军功都是布料的经纬,每寸针线都是军心的勋章"。
"这是我们的
'
弹壳银行
',"
苏晚晴的指尖划过投影里的积分兑换界面,士兵可用训练标兵奖章兑换婴儿服定制券,"2002
年高原边防的王班长,"
指了指图片里的迷彩襁褓,"用三等功奖章换了套防风哺乳装,"
喉结滚动,"现在他的女儿,"
屏幕切换到张全家福,"正在穿妈妈用军功布做的小军装。"
观众席后排,刚入伍的小叔子顾明宇捏紧笔记本,发现堂嫂的
PPT
里藏着无数军事细节:积分规则用弹道公式计算,"一等功
=
50
米弹壳纹布料"
的标注旁,画着顾沉舟教她的
"五点校准法";兑换目录里的
"战术围裙",口袋布局参照他发的
07
式作战背心,暗袋尺寸恰好能装士兵证。
"这个积分系统,"
苏晚晴点开视频,随军嫂们正在车间给积分兑换的童装绣军功章拓印,"本质是场双向奔赴,"
指了指镜头里婆婆的手,她正在用儿子的二等功弹壳磨顶针,"军人在前线用弹道守护国土,"
画面切到顾沉舟在靶场的剪影,"我们在后方,"
指了指自己的银顶针,"用针脚守护他们的牵挂。"
顾沉舟坐在贵宾席,望着妻子胸前的子弹壳胸针,突然想起
1985
年那个闷热的午后
——
他把第一枚完整弹壳磨成胸针送给她,说
"等我退伍就用军功章换你的缝纫机"。此刻论坛背景墙上,"军属创业:针脚里的双拥"
的烫金字,正与胸针的金属光泽交相辉映,像极了他们用二十年时光绣就的勋章。
"下面请顾明宇同志发言,"
主持人的话惊醒了后排的新兵。顾明宇红着脸站起来,手里举着件绣着
"新兵蛋子"
的迷彩手帕
——
那是苏晚晴用顾沉舟的旧作训服改的,边角缀着他入伍时的纪念弹壳。"我哥说,"
他的视线扫过嫂子
PPT
里的
"军属成长曲线","军属的针线,"
指了指手帕上的弹道刺绣,"是军人的第二道
第137章 军属创业论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