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乡镇企业冲击[2/2页]

八零军婚甜蜜蜜 萤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晴望着老人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顾沉舟的弹道笔记:"真正的防御不是硬扛,是找到敌人够不着的制高点。"
  一周后,缝纫社的新品发布会在部队家属区召开。苏晚晴抱着改好的
  "军属联络装",弹壳扣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裤兜内侧的荧光坐标像夜航的灯塔。"每条背带裤都有专属弹道,"
  她的指尖划过绣着部队编号的勋章暗袋,"就像爸爸的子弹,"
  喉结滚动,"永远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台下的军嫂们摸着裤脚的军功章补丁,发现锁边线用的是红景天染的棉线,带着淡淡的药香
  ——
  那是新潮制衣厂永远无法复制的、属于军属的温度。李敏举起改好的背带裤惊呼:"我丈夫在海岛,"
  指了指裤兜的坐标,"孩子穿上它,"
  喉结滚动,"就像爸爸的手牵着他走路。"
  顾沉舟的信在此时送达,信封上盖着
  "高原边防"
  的邮戳,里面夹着张弹道计算纸:"已联系边防连采购
  '
  军属联络装
  ',"
  字迹沾着细沙,"敌人的喇叭裤是速射炮,"
  指了指纸上的抛物线,"咱们的定制化是狙击枪,"
  画着瞄准镜般的圆圈,"每针都要命中军属的软肋。"
  暮色漫过缝纫社的木窗,苏晚晴看着军嫂们排队定制背带裤,婆婆正在给最小的孩子绣部队编号,王秀芳用弹壳检测仪扫描每条裤线。仓库里的滞销背带裤渐渐清空,取而代之的是写满地址的订单簿,每一页都标着
  "军属专属
  弹道校准完成"。
  "知道为什么叫
  '
  联络装
  '
  吗?"
  苏晚晴摸着顾沉舟寄来的弹壳,底缘刻着
  "击惰"
  二字,"因为我们缝的不是裤子,"
  指了指窗外的家属楼,"是把爸爸的战场,"
  喉结滚动,"和孩子的童年,"
  摸了摸自己的银顶针,"用弹道线连起来。"
  这一晚,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前线战报背面,字迹沾着高原的风:"
  听说晚晴把滞销背带裤改成
  '
  军属联络装
  ',突然想起
  1999
  年的山地战
  ——
  当敌人用火力覆盖时,我们靠单兵联络组撕开缺口。现在的缝纫社,正是用定制化的
  '
  联络装
  ',在低价倾销的火网中,为军属们开出一条温暖的通道。
  新潮制衣厂的弱点在于盲目跟风,而我们的优势是带着硝烟味的温度
  ——
  那些绣着部队编号的补丁、藏着父亲照片的暗袋,都是敌人无法模仿的
  '
  弹道密码
  '。晚晴说
  '
  每针都要命中军属的软肋
  ',其实她早就懂得:商战中的致胜之道,从来不是价格比拼,是让每个产品都成为军属心中的
  '
  安全区
  '。
  战报上的
  '
  敌强我弱
  '
  四个字,在她的针脚里变成了
  '
  敌散我聚
  '。看着订单簿上的部队地址,我知道,这场乡镇企业的冲击,终将成为缝纫社的又一次战术胜利
  ——
  就像当年在塌方区,钢枪与缝纫机总能找到共生的弹道。

第140章 乡镇企业冲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