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3章 双拥文化衫[1/2页]

八零军婚甜蜜蜜 萤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缝纫机的嗡鸣在午夜织成细密的网,苏晚晴的银顶针悬在设计稿上方,荧光笔在
  "军民鱼水情"
  的标语旁划出
  37°
  上扬弧线
  ——
  那是顾沉舟教她的
  "弹道抛物线美学",说这样的角度最能体现守护的力度。案头摆着顾沉舟刚从后勤处运来的退役迷彩布,布料边缘还留着
  2008
  年抗震救灾时的补丁,她突然想起废墟中战士们用帐篷布给孩子搭临时学堂的场景。
  "披风的剪裁要像战术背心,"
  顾沉舟的作训服带着夜风的凉意,战术腰带别着新磨的
  "双拥"
  弹壳扣,"肩部承重区用
  2003
  年演习的降落伞绳,"
  指了指布料上的加强筋,"就像当年给你做的婴儿背带。"
  苏晚晴望着他袖口的磨损痕迹,突然有了主意:把披风设计成可拆卸式,正面印着
  "你守国门我守家"
  的烫金标语,背面的迷彩披风内侧,用红景天线绣上每个军属孩子的小名。
  "小李,把边防连的花名册拿来,"
  她的顶针在布料上敲出轻响,"王芳的儿子叫小虎,"
  指了指布料内侧的空白处,"用他爸爸寄来的弹壳粉勾边,"
  喉结滚动,"就像顾少校说的,"
  顿了顿,"每个小名都是未寄出的平安信。"
  缝纫社的姐妹们围过来,发现每块披风内侧都画着迷你弹道坐标系,孩子的小名位于坐标中心,旁边标着父亲部队的经纬度
  ——
  那是顾沉舟用军用地图换算的
  "家庭定位系统"。
  建军节阅兵式的清晨,顾沉舟带着战士们在操场列队,新换的文化衫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当第一声军号响起,战士们齐刷刷扬起迷彩披风,看台上突然爆发出吸气声
  ——
  每件披风内侧,绣着的
  "小雨壮壮
  盼盼"
  等小名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极了当年抗震帐篷里孩子们举着的、写有自己名字的灯牌。
  "张嫂,您看!"
  军属李敏指着阅兵方阵中某件披风,内侧的
  "乐乐"
  二字用的正是她寄给苏晚晴的、丈夫的旧作训服线,"针脚走的是乐乐学步时的脚印弧度!"
  看台上的军属们纷纷站起来,目光追随着披风上的小名,有人认出那是用自家孩子的胎发混着红景天汁绣的,有人发现小名旁还缀着极小的弹壳碎
  ——
第153章 双拥文化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