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的铁皮厨房在午夜滴答漏水,顾沉舟的作战靴碾过潮湿的地砖,手电筒的光斑扫过灶台时,定格在那个蹲在矮凳上的身影
——
苏晚晴的后背绷成弓状,正用铁铲给铁锅贴玉米饼,围裙上的
"拥军优属"
字样还带着毛边,显然是用救灾剩余的帐篷布临时裁剪的,布料边缘印着未完全洗掉的部队番号。
"顾中校?"
王秀芳的惊呼声惊醒了正在和面团的苏晚晴,她转身时铁铲上的面糊溅在围裙的弹壳图案上,却在看清来人的瞬间愣住
——
顾沉舟的作训服沾满泥浆,肩章线在暴雨中崩开,露出底下泛白的布料,那是她三年前缝的
"舟晴"
暗纹。
"先喝口姜汤。"
她的银顶针在围裙上蹭了蹭,从铁皮柜里摸出个搪瓷缸,缸身的五角星图案被磨得发亮,正是
1998
年抗洪时部队发的。顾沉舟接过缸子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老茧
——
比上次见面又厚了些,是缝纫机和铁锅共同磨出的印记。姜汤的辛辣冲上鼻腔,混着玉米饼的麦香,突然让他想起
2003
年高原驻训,她冒雪送来的热乎烙饼,也是这样的味道。
"肩章线开了。"
苏晚晴的声音轻得像灶台上的蒸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她从围裙口袋掏出个牛皮针线包,金属搭扣打开时,露出里面躺着的子弹壳顶针
——
那是
2019
年他送她的生日礼物,用某边防连退役的
95
式步枪弹壳磨制,尾端刻着
"沉舟侧畔"
的首字母。
顾沉舟乖乖地蹲下,任由她的指尖抚过肩章的脱线处。顶针在布料上划出的弧度,与他记忆中她设计童装时的动作分毫不差,银线穿过纤维的声音,混着远处发电机的嗡鸣,织成二十年来最熟悉的白噪音。"这里要加固三道线,"
她的喉结滚动,指了指肩章的受力点,"就像你教我的,"
顿了顿,"枪械部件松动要打三重保险。"
灶台的火光映着苏晚晴的侧脸,顾沉舟这才发现她鬓角有了新的银丝,比三个月前分别时又多了几根。针线包的夹层里露出半截图纸,是她新画的
"灾后儿童冬装设计稿",袖口的反光条路线与他在防汛图上标画的
"安置点夜间巡逻路线"
完全重合。"小川在帐篷里改作业,"
她突然开口,银线在肩章上绣出极小的弹道抛物线,"用你寄的弹壳当镇纸,"
顿了顿,"说等爸爸回来,要检查他的
'
抢险战术动作
'。"
玉米饼的焦香突然传来,苏晚晴慌忙转身翻动铁锅,顾沉舟这才注意到她的工牌歪在胸前,牌面背后的弹道坐标被磨得发亮
——
那是
第166章 深夜重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