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月光把产房外的长椅照成银色,顾沉舟的作训服袖口蹭过苏晚晴汗湿的鬓角,指尖在她掌心数着宫缩间隔,另一只手握着战术笔,在新兵连信纸上演算着弟弟的训练数据。"建军,"
笔尖在
"战术靴磨合"
段落画了三重圈,"把妈纳的千层底垫在鞋垫下,"
喉结滚动,"脚跟的耐磨层对应你哥当年的
'
踝关节保护带
'
数据..."
苏晚晴的银顶针在阵痛间隙划过敏感表,金属尾端的
"母子平安"
刻字硌着顾沉舟的虎口
——
那是她产前用
1998
年抗洪弹壳新磨的,尾端红漆未干,恰与她眉心的朱砂痣同色。"还有十分钟。"
她的声音混着产床的吱呀,突然抓住他写家书的手,指甲掐进他掌心的老茧,"小川的弹壳风铃...
挂在婴儿床了吗?"
顾沉舟的视线掠过走廊尽头的双拥钟,钢枪形状的时针指向凌晨三点,与缝纫机分针构成的角度,恰是他教新兵的
"夜间警戒最佳站位"。信纸背面的弹道笔记被汗水洇湿,那是他给弟弟画的
"紧急集合背包法",每个步骤旁都标着苏晚晴的改衣建议:"背带锁边需三道,参照
2005
年防寒服工艺"。
"顾沉舟家属!"
产房灯突然亮起,护士的白大褂带过一阵消毒水的冷香,怀里的襁褓被弹壳铃铛声惊醒,发出清亮的啼哭。顾沉舟的战术笔在信纸上划出歪斜的线,看见襁褓边缘露出的红绸布
——
正是苏晚晴缝在他
1998
年救生衣里的平安符布料,二十年后裹住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七斤二两,男孩!"
护士掀开襁褓角,婴儿眉心的红痣在廊灯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苏晚晴绣在平安符中央的五角星。顾沉舟的喉结剧烈滚动,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小羽出生时,产房外的抗洪广播里正播着大堤合龙的消息,此刻的红痣,恰似当年大堤上闪烁的信号灯,在时光里完成了温暖的接力。
"像你。"
苏晚晴的声音从产房内传来,带着劫后余生的笑意,银顶针的反光映着她汗湿的额角,"眉心的痣...
和我缝在你军装里的平安符同色。"
顾沉舟的手
第175章 产房外的等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