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大礼堂的聚光灯在舞台中央投下银白的圆,顾建军的作训服肩章在光束里微微发颤,手中的
95
式自动步枪却稳如磐石。他的拇指划过枪托防滑纹,突然想起哥哥顾沉舟在新兵连手册上写的:"枪械拆解的节奏,要像母亲纳鞋底般疏密有致。"
此刻的动作虽比示范视频慢了两秒,拉机柄的力度却精准得像苏晚晴用顶针校准的针脚。
"分解结合
——
开始!"
口令声中,枪托与机匣的卡扣发出清脆的
"咔嗒",顾建军的指尖在弹匣卡槽处停顿半拍
——
那里刻着苏晚晴为他新磨的弹壳徽记,尾端小
"军"
字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当枪管与瞄准镜分离时,他听见观众席传来婴儿的咿呀声,抬头看见苏晚晴抱着儿子坐在第三排,小家伙穿着迷你作训服,袖口的
"平安"
刺绣随着手舞足蹈轻轻晃动。
"当年你哥在军校汇报演出,"
婆婆的蓝布衫挨着苏晚晴,手中的弹壳风铃跟着节奏轻响,"把枪拆得像变戏法,"
指了指舞台上的顾建军,"建军的握枪姿势,"
喉结滚动,"和他爸当年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苏晚晴望着新兵略显生涩的动作,突然想起五年前顾沉舟在抗洪庆功会上演示管涌抢险,战术背心上的
"舟晴"
暗纹在探照灯下格外清晰。
小戎的拳头突然砸向座椅扶手,迷你作训服的暗扣发出
"咔嗒"
声,竟与顾建军安装枪托的声响奇妙共振。苏晚晴想起三年前带小羽去靶场,女儿非要把玩具枪别在腰上,模仿父亲的战术手势,此刻儿子盯着舞台上的枪支,黑亮的眼睛里映着枪管反光,像极了顾沉舟在边境哨所教新兵瞄准的模样。
"枪管组件归位!"
顾建军的声音带着新兵特有的青涩,却在完成最后组装时挺直腰板,作训服下的肩胛骨绷成标准的
"三点一线"。台下爆发出掌声,他看见哥哥站在侧幕条后,作训服口袋露出半截银顶针
——
那是苏晚晴塞给他的
"平安符",尾端刻着
"百发百中"
的弹道简笔字。
"下面请顾沉舟中校点评!"
聚光灯转向观众席,顾沉舟的常服肩章在起身时划过座椅扶手,带出串细密的银线
——
那是苏晚晴昨夜连夜为他缝的
"军功章加固线"。他走上舞台,指尖抚过弟弟组装的枪支,突然在弹匣底部摸到刻痕:"这里要留
0.5
毫米间隙,"
第180章 军事汇报演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