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阳光把师部靶场的狙击地线晒成银白,顾建军的作训服领口被汗水浸出盐花,狙击步枪的腮垫上还留着苏晚晴新绣的护颈布
——
用的是顾沉舟
2015
年驻训的旧作训服布料,边缘绣着极小的
"军"
字,弹道笔锋与他在新兵连写家信时的落款如出一辙。
"三点一线,偏右两毫米。"
顾沉舟的作训靴碾过发烫的靶纸,指尖划过弟弟弹着点的密集区,发现所有弹孔都习惯性偏向右上方
——
和自己
1994
年新兵实弹射击时的弹道偏移角度完全一致。靶纸背面的弹壳拓印上,他用弹道笔写下:"枪管要正,心更要正",尾缀的五角星,恰好盖住顾建军狙击镜上的反光。
"顾建军,喜报!"
通信兵的呼喊混着
95
式步枪的枪声炸开,牛皮信封上的红印章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顾建军的狙击手套在扳机护圈上停顿半拍,看见哥哥的耳尖突然发红
——
那是
1998
年抗洪时,自己第一次收到嘉奖令时,顾沉舟同样的反应。
喜报上的
"边境潜伏侦察有功"
字样在视网膜上跳动,顾建军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昆仑山,零下三十度的战壕里,自己摸着护腕上的
"建军必胜"
刺绣
——
苏晚晴用弹壳粉混着红景天汁绣的,此刻正隔着作训服贴着他的脉搏。顾沉舟递过信封时,里面掉出个铁盒,装着母亲新纳的鞋垫,鞋底的弹道线里藏着极小的
"1962",正是父亲的入伍年份。
"把护腕换上。"
顾沉舟的声音压过靶场的风速仪,指了指顾建军磨破的战术护腕,"晚晴在暗扣里缝了块
2008
年抗震的防滑贴片。"
弟弟接过时,发现护腕内侧用顶针刻着串坐标
——
那是顾家老宅的经纬度,尾端缀着苏晚晴特有的、带着顶针压痕的
"军"
字
第193章 小叔子的三等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