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沩山村在沩水河的右侧,村后有一座山为沩山,所以村子就被称为沩山村,而河对面的村叫沩水村。
      两村一河之隔,两村的地却有着天壤之别,沩水村河多良田多,特别适合种稻谷,而沩山村则大多是丘陵,良田极少,根本种不了稻谷,只能种些高粱小米。
      所以沩山村虽然占地比沩水村要大,但居住的村民却是没有几家,只有吴姓几房人一直住在这,后来又陆续搬来了几家人,但总共村人也不过百来人。
      而沩水村就不同了,他们人口多,之前就有五六百人,后来又陆续搬来些山上人家,人口就更加多了。
      黄羽墨他们从镇上叫了辆牛车,在路上,赶车的大爷听他们是来沩山村定居的,摇了摇头,把这两村的情况给他们普及。
      “你们应该去沩水村的,那里的地都是平地,容易开荒耕种,不像沩山村,地难挖连吃饭都得靠进山。”
      黄羽墨他们听了都有些疑惑,王婶不是说沩山村很好吗?
      前一段时间恒王下命让各村做好准备接待外来逃难的人口,沩山村的村长吴大勇欢喜万分,以为这下他们村总算能添上一些人了,他特意带着村里的小子沿着山脚建了十几间木屋出来,就是为了迎接那些来村里定居的人。
      谁知道难民一到镇上,就被安排到别的村了,根本轮不到他们村来,这么久了,一个人也没有,那木屋自建起竟是一间也没人住。
      吴大勇气呀,可气也没用,谁让他们村都是山地呀,别的村平地多,那些难民只要随便开垦开垦,就能种上庄稼,开荒出来的地养个一年两年又成了良田,就能种稻谷了,稻谷多了税养的人也就多了,三年一过,到时税收也成位增长,于公于私都得利,镇长自然会优先安排。
      不像他们村,都是山丘,开出来的都是地,只能种些杂粮,而且山地开荒又慢,谁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上头。
      “哎,看来呀,镇长是不会安排人到我们村了。”吴大勇看着那一排木屋自言自语道。
      “您好,请问这是沩山村吗?我们想找村长,到哪能找到他?”
      黄文才他们沿着牛车车夫的指引过了沩水河,就遇到一个老人独自在那里转来转去,不禁上前问起了路。
      “你们找沩山村的村长干嘛?”吴大勇听到问话回过头,就见一串娃娃排在他面前。
      “我们被安排到这沩山村来落居,不识路,所以向您打听打听。”黄文才回道。
      什么?把一群孩子安排到他们沩山村?吴大勇以为听错,差一点要抠耳朵了,忙问道“你们被安排到了沩山村?没弄错?不是沩水村?”
      “这指引上写的是沩山村,应该错不了。”黄文才忙把王衙役给的指引递给了他解释道。
      “这镇长真是看得起我们沩山村,劳动力一个都不安排来,结果来了一群娃娃,真是的,就他们这小胳膊小腿的,能开荒?开玩笑呢?”吴大勇心里在抱怨,面上却不显,接过指引,看确实是沩山村,便道“我就是村长,既然镇长安排你们到沩山村来定居,那以后你们就是沩山村的村民了。”
      “我们沩山村村民虽

第47章 木屋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