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墨不知道她的一个建议将会带给她接连的惊喜,这个时候酒楼的改造已经接近尾声,她与李志安正在做最后的检查,为即将开业作准备着。
军营里,恒王与悟尘大师面前都放着一叠纸,这些都是从各处收集的文章,有军营也有谭州城书院的学子的。
“这写的什么?狗屁不通,口气倒不小,让朝廷给他一千万两银子就能让安置好一个县的百姓,要是我有这个钱,还要让他来安排?”恒王边看边吐槽,把那文章丢到一旁。
“这个更是离谱,字写成这样,竟还敢把文章交上来?”又丢了一张,本来见有这么多文章,他还十分的开心,比他预料的要好太多,结果却是有多希望就有多失望,要都开头这样,连看下去的欲望都没有了。
“贫僧这里倒有一篇不错的,王爷看看?”恒王的抓狂,悟尘大师根本没在意,眼睛都没从那文章移开过,速度不快点,这么多今天都看不完,哎,谁让跟在恒王跟前的就他一个文臣呢。
“哦,快给我看看,洗洗眼睛,这些实在是太伤眼了。”恒王一边说一边把文章接了过去。
“不说别的,就冲这一手字,这人肯定是个不错的。”恒王赞叹道“文章也不错,想法虽然还有一点脱离实际,但不是多大的问题,等他真正去管理了,碰几次壁就好了。”
随后两人看文章的速度越来越快,淘汰的文章不少,但也有些确实不错的。
“妙呀,妙,这个写得太好了,这么文章里,只有这个真正从百姓的需求去考虑了,结合当地情况,分发土地,然后再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踏实、成稳,不错不错。”恒王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沉思起来,这文章中的观点,不光治理一方水土有用,治理一国同样可用。
恒王把这篇文章分开放着,等有空还要好好再看看。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两人终于把文章挑了出来,合格的有二十多篇,等他考察后,要是这些人都能让他满意,那就大大的缓解了当前的困境,其中最让他满意的有四篇,这四人一定要重要考察。
“黄文才、黄文腾,这两名字有些熟悉呀。”恒王再次拿起那几篇文章,边看边小声的道。
“他们正是贫道那两个不成器的学生。”悟尘虽然说着嫌弃的话,嘴角却挑得高高,明显对他们满意得不行。
恒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当时在赞这文章中,国师只是笑笑却什么话都不说呢。
“本爷记得你学生不过十三四岁吧,他们怎么能写出这么有见识老练的文章来。”
“他们是从栖州逃荒过来,途中被反贼打劫过,被人贩子绑过,历经九死一生,一群孩子,翻山越岭几百里才来到谭州。”悟尘大师淡淡的说道。
恒王听了沉默了,他算明白过来,他们年纪虽然小,却是最能与反贼治下的百姓感同身受,难怪能写出这么有深度的文章来。
本来冲着他们
第111章 文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