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陈子浩的信,信里写得最多的就是作坊的事,知道黄羽墨他们进了谭州,冯婶再次提出了加量的要求,他以要与她商量为借口暂时推却,不过从冯婶的语气中他觉得这次她比较坚持。
看来要好好与冯婶背后的东家谈谈了,虽然她也有心要加大作坊的规模,但被人这样逼着,她很是不爽,奈何现在他们是弱势的一方,还是他们自身势力不够强呀,虽然家里有了三个县令,可消息还没传回常宁县,看来得透露些去沩山村了,还有也得给黄家人的男孩们一些压力了,县令这官还太小了点,在这个谭州府生活的话不够看呀。
只是那么多哥哥,暂时只有黄文学的消息,也不知道其他几个在军营怎么样了?以他们的聪明应该不会还是个小兵吧,得写信去给赵乐生让他在军营打听打听他们消息才行。
接下来就是李雪、慧远及李思淼的信了,三个各自提了近段时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慧远现在专管学堂学子武学,没想到他的拳脚不错,李德元都比不上,黄羽墨是知道的,虽然李德元对武不感兴趣,但因为她一直认为,好的体魄才能做想做的事,他也一直坚持练拳脚,身手也不错,只比黄文才他们弱一点点。
李雪在信中着重说了她现在有了刺绣师傅,之前刺绣她一直都是自己摸索,王丽娘擅长裁衣,刺绣却也只是入门,见她对刺绣感兴趣,便给她介绍了位老绣娘。
那绣娘来历是迷,年轻的时候晕倒在了沩水村的路上,恰巧被当时王家的后生救了,从那后就留在了沩水村,后来更因日久生情嫁给了那后生,当时后生家穷,全靠她一手好绣艺养活了一家人,后来家里条件慢慢好了,绣娘的眼睛却因长时间的刺绣变得不大好了。
王家后生心疼她就不让她再刺绣了,只偶尔给家里人做做,但村里人都知道她的绣技好,家里有女娃的,都想让她指点指点,她倒不拒绝,只是村里的女娃能坚持下来的少,一般学了点皮毛就不再学了,长此以往,绣娘就干脆不教了。
直到王丽娘把李雪带到她面前,看过李雪自己绣的绣品,直接收她为徒让她拜师,就这样李雪多了个师傅。
黄羽墨看到这很为她高兴,女孩子多学的东西好,虽不一定以她为生,但多门技艺就多了活在这世间的底气,特别是这种男女并不对等的年代。
李思淼的信通篇看下来其实就几个字能概括,那就是想他们了,看得黄羽墨都恨不得有双翅膀飞回沩山村。
看完了信,黄羽墨他们就提笔回信,大概介绍了下谭州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已经找到了家人,并都接来了谭州。
最后就是把他们这里的地址写给了陈子浩,让他转交给冯婶,如果有意可以直接来谭州谈。
写完了信,李志安一边装信一边道“以前总想出来闯荡,现在却特别想念沩山村,真想回去看看。”
“要不你去跟伍叔商量商量,我们回沩山村去?”黄羽墨淡淡的道。
第123章 沩山现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