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阮若不认为是福气,那便不算是福气。”
感受着少女语气中不可抑制的悲伤,陆癸知道她大抵是想起顾钊了。
顾钊一生戎马,保家卫国,为人和善,落得个这样悲壮的结局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寒风骤起,院内的梧桐叶簌簌落下。
“娘,淑颦,我从山上打猎回来了。前几日下午运气好发现了母猪为产子准备的窝。我在山里蹲守了好几天,待那母猪产下猪崽我一同全捉了回来。咱们今年冬天过年有指望了,不用再瞧着别人家的肉犯馋了。”
门被猛地推开,粗犷的声音在院内响起。
顾阮隐隐约约地觉着这声音有几分熟悉。
她拿着蜡烛起身望向窗外,摇曳的烛火下照映出窗外男人壮硕的身影。
还没来得及细想一道温柔的女声传来:
“夫君,家里来了几个前往长安城赴考的学子。他们人都很好,还给了娘两百文钱。”
一听到长安二字,那男人立马变了语气。
“把他们都赶出去!你们忘记我的嘱托了么?只要与长安相关的事和人我们都不要沾染。你们是不是不记得之前那些人的结局了么?”
“夫君,这些我怎么敢忘?娘是见有两个女子同路才收留了他们。夜深露重的,如今贼寇作乱,娘也是担心那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受了难。”
“哎。那让他们明日一早就赶紧走,别惹出什么祸事来。我先去给这几只小猪崽子在院子的角落处收拾个窝出来。今夜我就不睡了。”
年轻妇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她站在男人的身后满面愁容。
“赵叔,我是宋婉,您小时候和顾将军抱过我的。”
男人不敢置信地回望着月下的女子,直到他看见纤纤玉指下镌刻着弘文馆宋婉的牌子,表情才稍稍缓和:
“宋婉?你是宋家的那个小姑娘,一晃眼都这么大了。你们来这穷乡僻壤之地作何?”
“游学。皇上重视人才,虽现下局势大乱,但还是允许书生们拿着牌子出城游学。”
宋婉将木牌放进香囊中。
透过纸糊的窗户,顾阮看见男人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变得戒备,就连语气都变得十分冰冷:
“你们为何会来我这里?”
宋婉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她又拿出拿出一枚玉佩。
“因为我们知道赵叔您的处境,所以我们来了。赵叔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帮你们的。”
男人表情逐渐凝重。
他放下背篓和扛着的母猪,语气变得格外伤感:
“我们这些人不用你们如此记挂。我们啊,都是活一天看一天。我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郡主。也不知道将军逝世后,郡主现下如何了。郡主是将军独女,在将军逝世之前心心念念记挂的都是郡主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顾阮猛地抬起头,双眼微怔。
小时候的记忆如潮水般回笼。
这人是赵忠,父亲以前的部下。
自三年前的平遥战役后,父亲原先的部下全都归隐山林,再不见踪迹。
原来赵叔就归隐在洛州和长安城交界处的小山丘中。
难怪她当初派人去寻找,也没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这里地处偏僻,换谁也想不到曾经威风凛凛的北伐将军会在此地归隐。
“赵叔,皇上待郡主很好。而且郡主今日也来了。”
顾阮适时拿着蜡烛出了门,只见院子内壮硕的男人皮肤黝黑,胡子拉碴,再不见往日的意气风发。
赵忠转过头望见烛火中少女绝色的容颜。
他愣在原地。
顾阮看着男人沧桑的面容,遵循着记忆下意识地喊道:“赵叔。”
熟悉的声音传来,赵忠再控制不住情绪潸然泪下。
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脸上全是愧疚:
“臣参见郡主。臣不知郡主大驾,竟也没将屋子收拾干净。还望郡主不要嫌弃寒舍。”
顾阮小跑着步子将地上的男人搀扶了起来。
“赵叔,
第69章 初见端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