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其他大臣吓得跪在地上,畏畏缩缩的模样宛若一只只蔫了气的鹌鹑。
老人身子猛然一颤,头垂的更低了,几乎贴近地面。
纵使如此,他仍旧不依不饶,声音中气十足:
“皇上,臣知道您对娴妃偏爱有加。可是如今平遥战败本就是辅国大将军临阵脱逃所致。皇上如果这次对辅国大将军不加以处置,日后只会有更多的人效仿。臣知道皇上舍不得,但臣还是那一句话,国无法不知,民无法不立。”
“谭大人的意思,是非要逼着朕处死辅国大将军是么?”
箴邑微抿唇瓣,他右手撑着头,阴沉的双目里隐藏着滔天怒火。
“臣绝无此意。臣一片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平遥节度使一个文人都能带着全家老幼以身殉城,而辅国大将军一个武夫却弃城而逃使全天下人所不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今日皇上放过辅国大将军,那箴朝律令岂不成了一纸空文?这片土地是天策上将军领着万千将士拿血肉之躯夺回来并守下来的。如今又被滕国夺走只会让百姓怀疑。”
谭越跪在地上,眼眶中挂着泪。
提及天策上将军时,他咬字格外重。
顾将军是所有人心中的神明。
箴邑狠狠地拍着把手而起,脸气的涨红。
他踉踉跄跄地走下台阶来到大殿中央指着谭越怒骂:
“百姓怀疑什么?谭大人,你告诉朕,百姓会怀疑什么?百姓是会怀疑朕决策的失误?还是怀疑朕能力不足是么?亦或者是怀疑朕其实不配胜任这个位置?不配当这个皇帝!谭大人是这个意思么?”
“皇上,臣绝无此意。臣在谏官这个位置待了数十年,从未有过这个想法。臣,臣只是认为,汪卫犯了箴朝律令,理应处死。如果皇上执意不处死辅国大将军,那臣愿意脱去官帽,告老还乡。”
谭越老泪纵横,声音里甚至还带着悲戚。
这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皇上即位的时候才十三岁,他是三朝元老,一路辅佐年幼的帝王至今日。
可这几年,他渐渐有些看不懂皇上了。
皇上亲小人远贤臣,偏信佞臣的奸诈之言,已经先后处死十几个忠心耿耿的臣子,甚至就因为娴妃的一句戏言直接让汪卫这等纨绔子弟上战场打仗。
若这汪卫是个中用的便也罢了,可偏偏是个强抢民女只会窝里横的货色。
一军之帅,弃城而逃,弃万千百姓于不顾。
平遥城内,血流成河,无数男儿战死沙场,女子都被逼的奋起反抗。
何等悲壮!
何等惨烈!
若是天策上将军还在,如何会让平遥城落得此等田地?
就在此时,箴鹜大跨一步上前站了出来。
“启禀父皇,儿臣大概知道谭大人口中的怀疑是什么意思。昨日洛州城内百姓在大街上闹得沸沸扬扬,似是因为平遥城的事情。”
“洛州又在闹什么?平遥丢了还不够,洛州也要跟着一起胡闹!”
箴邑紧攥着手,几乎咆哮。
“父皇,儿臣了解到洛州城的百姓在大街上说应该让天策上将军原先的部下统帅领兵,而非娴妃娘娘的弟弟汪卫。还说汪卫没什么行军打仗的本领,若是让赵将军来定能将滕国打的落花流水。甚至有人想要跟随领头的一起出征滕国。”
箴鹜神色平淡,声音铿锵有力。
“好,很好。好的很啊!这就是朕的百姓,这就是朕的臣子。一个个的都想着造反!那个领头的人是谁?给朕绑过来
第105章 处死忠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