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方冬日的风总是冷的刺骨。阴霾的天空下,飘飘洒洒的落着雪粒,夹杂在风中吹的人脸生疼。
      琅琊城外,路祭的棚子里王??穿着麻衣跪在蒲团上。她垂眸看着眼前的火盆,一团团的纸钱在火舌中烧成灰烬。她不能跟着去为祖母下葬,只能在路边祭奠。如此也好,冷冷清清的也没人打扰自己和祖母说话,总好过看到那几张虚伪的脸。
      大父带着阿耶及李氏赶回了琅琊,她从未见过面的伯父王弘和伯母弘农杨氏带着三个儿子也从蜀州赶回。
      因着祖母的去世,她的阿耶和伯父都要守孝,在墓前结草庐守孝一年。
      北朝人重孝,本来两人上书要守孝三年的,可是官家念着老夫人的情分只让他们守孝一年。
      而祖父因是妻孝,则不需要留在琅琊,等丧事一过,就要回长安了。
      想起那日慕容?回长安之前让阿兴卢来告诉她,杀石刘的事他会解决,算是报了她她在琅琊搭救之恩。
      搭救之恩?那她被他从城楼上救下的恩情呢?她又该如何报答?大母说的对,人与人之间的情分是如何理的清楚的?
      想起大母,她的泪又落了下来。前世今生,她唯有在大母这里感受到了亲情,可是又被老天夺了去,它是何等的不公啊!
      王?坐在灵堂结发妻子的灵位前,低眉看着腰背挺直端正的跪在地上的孙女。不愧是又一个老妻教出来的女郎,一样的聪慧,一样的大胆,一样的执拗。
      “阿??,你可知错?”
      王??俯身行礼:“阿??知错。”
      “错在哪里?”王?再问。
      王??俯着身子,额头放在冰冷的手背上,泪水从眼角不断的滴落在青石板的地面:“错在胆大妄为,自以为是,连累了大母…”
      “你可知你大母为何自戕?”王?沉声问道。
      王??身子一顿,哽咽道:“阿??不知。”
      王?叹了口气:“我们琅琊王氏一族,周天子姬姓之后,数百年来不管谁坐这中原的皇帝,我们王氏都能立于朝堂而不退,是因为王氏心存天下万民。那叛贼石刘,戕害百姓,作孽无数,屠尽兖州全城。若因你大母而逃,你觉得王氏如何来面对天下百姓?还有何面目待在朝堂?”
      王?站起身,看着堂上悬挂着王家祖训的牌匾继续说道:“自魏晋以来,士族掌控朝廷百余年,不管谁做皇帝总要来问问士族,可也是如此让士族之人逐渐骄奢淫逸,不事劳作,不问百姓。八王之乱后,异族四起,王朝更迭更是频频,如此下来寒族也逐渐展露朝堂。当今陛下虽是氐族人,却颇有抱负,登位十数年,灭北燕,西凉,代国,仇池,统一北朝。他劝耕农桑,心系万民。可他也强化王权,抑制士族豪强。你可知你伯父为何会一直留在蜀州?那是因为陛下不会再想看到琅琊王氏继续在朝堂屹立不倒。而如今,你大母为国而薨,皇帝陛下就拦不住你伯父了。否则士族也不是吃素的…且,还有皇后…你大母怨了你姑母半辈子,终究还是心软了。”
      他踱步到王??身后,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明年就要及笄,你的婚事本会成为皇室的棋子,可你大母却用最后的一线生机换了你做执琪之人。阿??,你大母最疼的还是你啊!她要你能够掌控自己人生啊!”
      王?看着满脸泪痕,眼眶红肿沉默不语的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身走向门口。
      “大父!”王??直起身,擦去眼角的泪水,“阿??要去东华山结庐为大母守孝一年。”
      刚要打开门的王?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轻声道:“好。”
     &nb

第46章 守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