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两千余名考生全部搜检完毕入场,排在前面的早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号舍休息上了。
每间号舍三面有墙,唯有南面无门敞开,内部宽三尺、深四尺,前檐高六尺,后墙高八尺,考生若是想要防雨,自带门帘,虽然很是狭窄逼仄,但比起院试和乡试,此等号舍算得上豪华了,起码晚上还能蜷着腿睡一觉呢。
考场不提供蜡烛油灯,若有考生晚上还想答题的话需自备蜡烛油灯,当然一般考生也不会在晚上答题,仲春之时,天气虽然回暖,但晚上还是有些冷的,手都僵了又如何答题呢?
已经入场的考生聪明些的话会趁着试卷还未下发赶紧睡上一觉,毕竟前夜自丑时起就在贡院外等候,精神都会有些困顿,为了保证考试时精力充沛,先睡上一觉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这一次会试只有第三场是分卷考的,所以现在所有考生并没有分开,号舍随机抽取,当然这也需要运气,因为考场上会有臭舍这么一个东西,也就是厕所旁边的号舍。
古代的卫生条件嘛,懂得都懂,就像以前农村的旱厕一样,那味道逆风都能臭十里,更别说跟它做邻居了,两千多人的考场,想想都很刺激,基本上被分到臭舍的考生历来就没有考中的,有被熏晕的、又被臭晕的,大多数人都撑不过第二天便弃考了。
就像高考的时候你前面的哥们考吐了,上吐下泻的,那味道离远些都受不了,你就更受不了了,咋办,这都是命啊。
那为什么不解决这个事呢?因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而且,若是你真的能在臭舍里都脱颖而出的话,未来绝对前途无量。
京城的贡院其实是并不大,因为每次参加会试的举人都不过两千人左右,有时候多一些有个三千人,少一些一千来人吧,而有些地方的贡院有可能一次性有上万人参加考试,相对而言还要大一些。
京城贡院共有四千九百间号舍,横纵各七十,横相连,纵相隔,虽然自大楚建立以来,从未坐满过,但期望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想前朝之时,天下人口数亿,从最南边到最北边,从最东边到最西边要走上年许,每次会试都会有万余人参加,那是何等的盛况,如今楚国人口、占地不过前朝十一,就算是能有机会把周边小国收归于本国所有也还差的远呢。
贡院的四角各有一座?望楼,可以把整座考场一览无余,会有官吏军士时常注意考场动向,不是为了发现作弊,因为太远了根本看不起,是为了及时发现考生状态的,自从曾经有考生把自己烧死在了号舍里便有了这东西。
考场的最中间是一座明远楼,是考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诸位考官们只有偶尔才会四处转一转,其他时候都在楼上休息,监考之事自有一众小官吏和军士去做。
其实已经进到这里的考生几乎没有了作弊的可能了,小抄都没有,有也早就被搜检出来
第51章 考生入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