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曲辕犁的几位尚书终于明白为何陛下如此着急要把九皇子殿下调入工部了,相比于其他事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农事是排在第一位的,战争都要靠边站。
虽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身体里的营养都没了,皮用不了多久也蔫了。
基于这项重大贡献,楚皇对于姜玄逸带着狗来见他这回事也就不计较了,姜玄逸带着旺财去见父皇的目的也很简单,旺财应该是第一个活着面圣的狗狗吧,而旺财原本又是高家的狗狗,相当于高家的一员,这么一转化,不就相当于高家面圣了吗?姜玄逸帮助高家完成了光宗耀祖的愿望。
而旺财也很懂事,对着楚皇一阵猛瞅,它自己似乎也知道这是在光宗耀祖,至于光的是高家的宗还是耀的它狗家的祖,不重要,没看见旁边的史官正在奋笔疾书吗?说不定未来的正史里也有它旺财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姜玄逸也成了唯二的中途离开皇庄不用回去的皇室子弟,另一个是他三哥滕王姜玄坤,队友没了,滕王回去也干不了啥了,索性就也不用去了。
楚皇不是第一次为了姜玄逸打破规矩了,每一次都是因为国之大事,此次更是重中之重。
楚皇为何如此重视此物,它虽说能提高作物产量,但这只是它的间接作用而已,效果其实并不是很明显,而它的直接作用只是让百姓更加轻松了一些而已,而这恰恰是楚皇最重视的作用。
想提高粮食产量难吗?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来说,并不难,但是,却要以无数百姓的生命为代价,所以,历代国君才没有这么做。
想要提高粮食产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荒,中原王朝的优势之处就是广袤的肥沃土地,土地多到甚至种不过来的地步。
只需皇帝一纸令下,全国大开荒,那来年的粮食产量不得嗷嗷涨,但事实上没有皇帝敢这么干。
原因很简单,普通百姓生活已经很困难了,根本没有余力也没有余财去开荒,那谁有这个实力呢?当然是那些门阀士族了。
如果皇帝要开荒,那么那些地主老财会逼着自己的佃户去开荒,等到开了荒百姓有了更多的地种,百姓的生活会好吗?好不了。
封建时代剥削的本质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意思就是上位者可以让百姓有吃的,但不会让他们吃饱,让他们活着,却不会让他们活得太好。
如果一个普通百姓每天需要吃三斤粮食才能吃饱,那么上位者只会给你留下两斤半的粮食,不会让你饿死,但你也休想吃饱。
也就是说,无论普通百姓开了多少荒,种了多少地,最后挣到的钱都会被那些门阀士族拿走,只能留下勉强维持生计的钱粮而已。
而皇帝无论怎么样的轻徭薄赋,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不断的靠近那个三斤的目标,却永远都无法达到。
第76章 农夫犹饿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