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和亲?门都没有[1/2页]

盛世为王 风起菲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玄逸的理由打动了朝臣,谁都知道与匈奴人做贸易获利是最大的,不同于与其他中原国家做贸易,他们也很精明,根本占不了什么便宜,五五开罢了。
      但对于完全没啥经商头脑的匈奴人来说,那根本不能叫做贸易,那叫用麻袋装钱。
      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的游牧民族,对他们来说,除了牛羊马不缺,啥都缺,而对于楚国来说,除了牛羊马不够,啥都多。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稀有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而刚好楚国的商品在匈奴人那边又稀有又实用,这价值不就蹭一下就上去了吗?
      前年冬天,楚国仅仅是与匈奴做了三次交易就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要知道那可不仅仅是朝廷在做,许多官宦世家控制下的商人也在做,他们同样是吃了一嘴油。
      而去年因为战争的关系导致交易没做成,亏得他们准备了这么久还想搞波大的,结果啥也没捞着。
      不过,若是开了关市,他们不就又可以大赚特赚了?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赚,完全不需要偷偷摸摸的,而且也不用费劲脑筋去主动去草原上寻匈奴人的身影去,既然要开贸易自然是相互的,交易的时候会方便许多。
      无论对朝廷还是对自己家族,还有对百姓,都极为有利,唯一的后顾之忧还有楚国大军的保护,那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对于楚国的条件匈奴使臣基本同意,虽然免不了彼此唇枪舌剑一番,但这只是走个流程而已,若彼此都很顺利就谈成了,岂不是有些感觉亏得慌,而且匈奴使臣回去也没法与匈奴王交代。
      对于匈奴使臣提出的要求,楚皇及文武百官一致表示你是想屁吃?因为他们提出要和亲。
      如果是以前,说不定楚皇和文武百官就同意了,因为千百年来,和亲已经成了双方求和的必备项目,或者单方送个公主,或者彼此互换个公主,一来嘛,加深彼此感情,二来嘛,还能有个人质。
      可是千百年来,和亲了这么多公主,耽误了一次打仗了吗?就像现世那样,历史上和亲的公主近百位,除了解忧公主,又有几个真正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的?
      在姜玄逸的解释之下,和亲并不是说随便找个宗室女子封个公主嫁过去就完了的,人家是图你一个公主吗?人家是图你的嫁妆,公主的嫁妆都有啥?金银珠宝都是小事情,关键是人和书籍。
      人代表着文化、思想、技术,而书籍代表着传承,就像现世国家的那段屈辱史,被抢走的大都是各类书籍,人家不是只知道烧杀抢掠的野蛮人,能成为强国的都不是傻子,知道什么最重要,而战后归还的所有文物之中,一本书籍都没有,包括战后几十年间无偿归还的所有东西,一本书籍都没有,所有的书籍都是买回来了,付出巨大代价买回来的。
      你给人家送去了先进的技

第136章 和亲?门都没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