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章 阎王笑一笑全家来报道[2/2页]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全杀了呀?”
  温体仁一脸疑惑地说道:“赵将军呀,这招本官还是跟你学的呢,一锅烩嘛!”
  赵率教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无奈地苦笑一声。
  他心中暗自感慨,跟着江大人混的,个个都是行事果断狠辣的人才,眼前这位温大人更是人才中的人才,就连假冒贺世贤骗开张家口守关的计策,都是温体仁给自己出的。
  随后,随行的户部官员马不停蹄地开始对张家口守关将领以及八大晋商存放的物资展开查抄。
  温体仁低头看着身上斑驳的血迹,不禁感慨万千,暗自思忖:还得是跟着江大人啊,就出京这一趟,自己就立下了不少功绩。
  但他也清楚,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还得再加把劲儿。
  想到这儿,他心中一横,与赵率教一合计,决定将整个张家堡的商队都彻查一遍,但凡发现有勾结外敌、参与走私等不干净行为的,一律格杀勿论。
  这可把户部官员们折腾得够呛,八大晋商和张家堡守将们那堆积如山的家产还没清查完,这边温体仁与赵率教又大开杀戒,新添了一堆需要处理的事务。
  至于户部尚书郭老抠,先是被赵率教领着士兵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之后又差点被江宁给掐死,此刻正躺在大同城中,有气无力地休养着,狼狈不堪。
  如今,大同城已被江宁等人牢牢掌控。
  袁可立与江宁商议后,决定将大同城防交予信王朱由检负责掌控,同时安排魏忠贤、王承恩以及黄道周从旁协助,以确保城防事务万无一失。
  诸事安排妥当后,江宁、袁可立便与李若琳一道,率领一众锦衣卫,浩浩荡荡地前往大同总兵杨肇基的军中。
  大同,作为大明九边重镇之一,驻守着八万兵马。
  新任总兵杨肇基前不久才刚刚走马上任。
  听闻朝廷钦差到来,他赶忙率领一众部将前来迎接。
  在军营辕门之外,江宁与袁可立并肩前行。
  袁可立面沉似水,不怒自威,目光扫过眼前一众将领,高声说道:“杨总兵,擂鼓聚将!
  老夫有圣旨宣读。”
  杨肇基领命,立刻吩咐下去擂鼓聚将。
  江宁、袁可立与杨肇基几人登上将台。
  三通鼓响过,却只有不少将领稀稀拉拉地到场。
  见此情形,杨肇基的脸色瞬间变得尴尬无比,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袁可立的脸色铁青,江宁也不禁眉头紧皱。
  袁可立怒声斥责道:“大同乃大明九边重镇之一,朝廷在此驻扎八万大军,可军中将领竟如此儿戏!
  按军法,三通鼓声过后未到者,皆应处斩。
  如今三通鼓已过,这些将领不仅未能按时到齐,站立也是松松垮垮,成何体统!”
  说罢,他转过头,目光如电,冷冷地质问杨肇基:“杨总兵,这就是你带的兵?”
  杨肇基吓得脸色煞白,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战战兢兢地说道:“袁阁老息怒……”
  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下去,一时间语塞。
  这时,一旁的江宁赶忙赔着笑脸解围道:“袁阁老息怒,杨总兵也是刚刚上任不久,想必还未能彻底掌控大同守军,需要些时日整顿。”
  袁可立听闻此言,稍稍压下了些怒火,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一旁的杨肇基顿时如释重负,赶忙向着江宁投去一个饱含感激的眼神。
  随后,江宁开口问道:“杨总兵,如今大同守军实际有多少人?
  本官问的是实际人数,可不是名册上的人数。”
  听闻此言,杨肇基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犹豫片刻后,艰难地说道:“回江大人和元阁老的话,末将到任之后,对所有在册人员进行了仔细清点,结果发现实际仅有守军四万。
  其中颇具战力的,仅有三万,剩下一万多皆为老弱残兵。”
  听到这里,江宁着实吃了一惊,居然有四万士兵是空额,这意味着朝廷每年拨下来的军饷,毫无疑问都被这些将领中饱私囊了。
  袁可立更是气得胡须乱颤,双眼死死地盯着杨肇基。杨肇基见状,赶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袁阁老息怒,江大人息怒啊,末将也是有苦难言。
  末将前不久才刚刚担任大同总兵,这些军中将领长期以来自成一派,末将实在难以调动他们。
  平日里,他们对末将阳奉阴违,末将着实是无可奈何啊。”
  袁可立听到这话,彻底发飙了,怒喝道:“杨肇基,你身为大同总兵,要是连这点事都干不了,就趁早回家种地去!”
  说着,杨肇基竟当着袁可立和江宁的面,委屈地哭诉起来。
  江宁心里清楚,明朝武将向来处于尴尬境地,朝廷各方对他们既不信任又多有掣肘,可以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他对这位在历史上以忠勇闻名的杨肇基,也不禁生出几分同情。
  于是,江宁开口说道:“袁阁老,杨总兵确实有自己的难处,您就多担待些。

第100章 阎王笑一笑全家来报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