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1章 沿用卫所军制度[2/2页]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由校朝方正化使了个眼色,方正化心领神会,匆匆退出殿外,关好大门后,亲自守在外面。
  江宁看着这一幕,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朱由校走到江宁身旁,压低声音说道:“江兄,如今京营十几万兵马在那儿摆着,之前你可是答应过要帮朕收回兵权,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先跟朕通通气,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江宁听闻此言,不禁暗自感慨,看来自己这位皇帝兄弟,也是被宫里这些事吓得有些缺乏安全感了。
  随即开口说道:“陛下,如今大明军制十分混乱,有边军和卫所军。
  但边军长期军饷不足,致使九大边镇兵员大量空额,战力堪忧。
  至于卫所军,已然烂到了根子上,军户一代传一代,如今最底层的军户早就沦为军官们的佃户,跟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朱由校听了这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说道:“自土木堡一战之后,五军都督府兵权被兵部收回。
  就连历代帝王也不能直接接触军权,武将地位一路被打压到底,便开始混吃等死了。
  所以朕才一直着急收回兵权啊。”
  江宁闻听此言,微微一笑,说道:“所以臣打算继续沿用太祖年间的卫所军制,不过需要稍作整改。
  如今,五军都督府已然建成,京营也招收了十几万士卒,是时候可以开始行动了。”
  听到江宁的话,朱由校顿时激动起来,说道:“江兄,你快给朕详细说道说道。”
  江宁摩挲着下巴,缓缓说道:“如今除了九边重镇暂时不动,就先从京营开始,全部沿用卫所军制。
  不过京营将士无需一边耕种一边操练。之前臣在山西查办了八大晋商以及一众官员,查抄了大量土地。
  还有京城这些不法勋贵,之前也侵占了不少土地,加上朱纯臣和薛濂这事儿,让他们吐出一部分土地,问题应该不大。
  所以臣打算重新给京营将士划分军田,这些军田全部挂在五军都督府名下,不过却是要交给百姓们耕种,有五军都督府直接和百姓签订契约。
  每年所产粮食除了向朝廷缴纳的部分赋税,至于剩下的收成嘛,则由百姓和五军都督府平分。”
  听到这里,朱由校大惊失色,说道:“江兄啊,十成里向朝廷缴纳两成,剩下八成,百姓拿四成,京营将士拿四成,这样行得通吗?”
  江宁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当然可行。
  自我大明立国以来,都是轻摇赋税,与民休养生息,朝廷指定的赋税并不高。
  真正让百姓吃不上饭的,除了那些贪官污吏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之外,再就是地主士绅们的高额租子。
  据臣所知,如今许多给地主乡绅耕种的佃户,每年辛辛苦苦到头,而且还要承担全额的赋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真正到百姓的手里能有个两成都算那些地主士绅有良心了。
  更多的百姓则是辛苦一年,还要倒欠地主士绅不少租子。
  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军田,直接一次性分给百姓们四成粮食,这可不算少了呀。
  而且朝廷的赋税也是对半分的,臣不相信有什么人胆子大到敢跑到五军都督府的军田来收苛捐杂税,除非他的九族都不想要脑袋了。”
  朱由校闻听此言,顿时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个法子不错,京营将士只管专心操练,至于军田交给百姓去耕种,不管产出粮食多与少,都与五军都督府对半分,如此一来,相信百姓们自会认真耕种。”
  随即,他又开口问道:“江兄,你说沿用卫所军制要稍加改制,具体是怎么个改法呢?”
  江宁沉思片刻后,说道:“让五军都督府开始逐步收回全国兵权。
  从今往后,兵权不再归属兵部,兵部就如同太祖年间一样,只负责后勤事务。”
  朱由校听完,眼睛瞪得老大,只感觉心脏狂跳。
  以往兵权被文官掌控,即便有实力的武将也难以出头,还总是遭受打压,就像戚继光和俞大猷那般。
  但若是将全国兵权统一收归五军都督府,那性质可就截然不同了。
  太祖年间,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兵马,直接向皇帝负责,文官们根本插不上手,兵部完全就是个后勤衙门。
  江宁随即接着说道:“五军都督府目前依旧保持前后左右中五军编制。
  至于职位,以左都督为首,右都督为辅。
  所以,臣的意思是为五军都督府挑选五位左都督负责坐镇京师,统帅京营,若无圣旨,左都督不得出京。
  而右都督之衔,则加封给各地统兵大将,若遇战事,可令他们带兵征讨。
  然后徐徐图之,一步一步掌控全国兵权,到时五军都督府就像以前一样,直接向皇上对接,军国大事无需经过兵部……”

第141章 沿用卫所军制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