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3章 收回兵权[2/2页]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点猛料,怕是没法过关了。
  于是他回头示意李若琏,李若琏心领神会,立刻带领十几名锦衣卫,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带出了院子,而后亲自守在门口。
  转眼间,院子里就只剩下邓文明和江宁两人。
  看到江宁如此慎重地清场,邓文明直觉江宁接下来要说的,必定是关系到武将未来出路的重大事宜,不由得激动起来。
  江宁笑着开口道:“侯爷,您可真是火眼金睛啊!
  本官才刚有个大概想法,就被您猜到了。
  既然这样,那本官就跟侯爷您交个底。
  如今这朝堂之上,文官权势滔天,武将的地位那是一落千丈。
  就说朝廷正五品的千户,见到七品的县令居然都得行跪拜之礼。
  这像什么话?
  五品官见七品官还要跪着行礼,难道就因为文人就高人一等?
  说到底,还是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彻底衰败,兵权全被兵部抢走,落到了文官手里,连皇上都不能直接掌控兵权了。
  所以本官打算以五军都督府为核心,先掌控京营,然后逐步把全国兵权收归五军都督府。
  就好比内阁统率六部百官,直接向皇上负责一样,咱们武将也不能再这样混吃等死了。”
  听着江宁的话,邓文明此刻浑身止不住地颤抖,内心热血沸腾。
  他随后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开口问道:“江大人,您说的可都是真的?”
  江宁神色认真,重重地点了点头。
  邓文明顿时紧紧握住双拳,眼神之中满是按捺不住的喜悦之色,激动地说道:“江大人,倘若此事真能成。
  那咱们武将往后可就能挺直腰杆说话了,再也不用受那些文官的窝囊气,任他们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
  到时候,咱们五军都督府直接向皇上负责,与内阁平起平坐,看哪个不长眼的文官,还敢吃饱了撑的来给咱们找麻烦!”
  江宁微微一笑,并未再多说什么。
  随即,邓文明说道:“江大人,接下来若有什么安排,您只管吱声。
  本侯第一个带头响应,相信远在辽东的英国公和定国公知晓了此事,肯定也会全力支持。
  至于其他勋贵,愿意支持咱们的,就带着他们一起干;要是不愿意的,那就随他们混吃等死好了。”
  听到邓文明的提醒,江宁这才如梦初醒,自己原本是因整顿京营的需要,安排英国公和定国公去辽东暂避风头。
  结果这段时间事务繁忙,竟把这两位国公忘得一干二净。
  他不禁暗自思忖,也不知他们在山海关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了。
  此刻,辽东山海关上,张维贤身着一身戎装,身姿挺拔地伫立在城楼之上,目光凝重地遥望着广袤的辽东大地。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肆意地拉扯着他的衣袂。
  张维贤的神色透着几分沉重,不禁感慨万千,长叹道:“曾几何时,这片辽东大地,完完整整都是我大明的疆土啊!
  可如今,竟一步步被那些建奴肆意蚕食。
  唉,也不知老夫这把老骨头,此生是否还能亲眼目睹我大明光复辽东、将那些建奴一举剿灭的那一天哟……”
  片刻之后,定国公徐希一身铠甲,急匆匆地跑了上来,隔着老远便大声喊道:“英国公,这天寒地冻的,您咋在这城头之上呢?
  难道不觉得冷吗?”
  张维贤听闻,哈哈大笑起来,伸手轻抚胡须,感慨道:“老夫在观赏我大明辽东这大好河山呐。
  只是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亲眼看到彻底剿灭建奴、光复辽东的那一天。”
  闻听此言,徐希忍不住嘟囔道:“英国公,这事还真不是咱们该操心的。
  咱们勋贵都多少年没掌过兵权了。”
  说着,便伸手拉着张维贤往城下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英国公啊,您说这江大人是不是把咱俩给忘了?
  当初就说让咱俩来辽东避避风头,结果紧接着就遇上建奴围攻沈阳、山海关,陈总兵又重病在身。
  如今陈总兵回京城养病都快两个多月了。
  前几天京城传来消息,说江大人和东厂魏公公带人在山西那可是杀得血流成河,
  整个山西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江大人也回京城了,怎么还没想起咱俩呢?”
  张维贤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定国公不必忧虑,或许江大人只是一时事务繁忙,还没来得及安排咱俩何时返京。
  稍安勿躁,咱们只需耐心等待便是。”
  徐希听了这话,沮丧着脸说道:“我就怕江大人是真把咱俩给忘了。
  再过个几年,就算想起来,恐怕到时候咱俩这把老骨头都得扔在这辽东了。”
  张维贤听了这话,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担忧。
  毕竟这位江大人做事有时确实让人捉摸不透,感觉不太靠谱。
  但随即他又想到,如今身处山海关,好歹手中还握有兵权,倘若再遇上鞑子来犯,他张维贤也能亲自领兵上阵,痛痛快快地拼杀一场。
  即便最终战死沙场,也不算辱没了先祖的荣光。这么一想,他便也没再多说什么。
  …………

第133章 收回兵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