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自己的大儿子,朱标微微一笑,“天真!从今儿以后,你只要有空,都要随我处理政务!咱父子俩的相处的时间很多,没事亲近亲近,这不应该吗?”
朱雄英这才想起爷爷的话,立马喜笑颜开,甜甜的笑着“爹,我最听话了,以后您说啥就是啥。”
“呵,行了,别皮了,现在送你去大本堂进学,你爷爷还支使了好多事儿要我去做。”
朱标根本不给他再卖萌的机会,将两个儿子都抱进了轿子里,自己这才坐好。
力士很稳,也很快。朱标站在院中一直看着两个儿子进了学堂,又和这堂课的先生宋讷说了几句,这才转路去了谨身殿,那里还有一堆折子等他处理。
说起这个宋讷。倒是有些意思,虽说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二了,可对教学却是非常有兴趣甚至称得上执着,而且也是非常严格。如果皇子走神或者不完成作业,那可是真敢用毛笔敲额头的。对此朱元璋都是一笑了之,不打不成器的道理他是非常懂的。以至于因为欣赏他,又知他只愿意教书育人,所以特地封他为文渊阁大学生兼国子监祭酒。这国子监祭酒是什么职位?属于皇家公办学院的主任,当然也负责教书育人。
从老爷子对朝中大臣以及这种清流的态度来看,对于这种一心做学问的文人,老爷子向来是非常不错,而那些朝中手握权柄的大臣?呵呵……
回了谨身殿,第一眼便见到自己小桌上那摞的老高的奏折。心里抽了抽,这父皇是啥意思?莫非他的也给了自己了?就算是头牛,也不能这么用吧!
不过想归想,这些奏折还是要批的。只不过在批之前,顺手拿出一张纸。抬手在上面写了一串串的人名,倒也不多,也就四十多个。如果有朝臣见到,定会发现,这些人都是地方主官,而唯一能涉及到朝堂大臣的名字。竟然是吏部尚书,李信!以及户部尚书郭允道!而后朱标想了想,用笔在郭允道上面画了两道,检查无误后,这才将纸收起,拿起最上方的奏折,细细看起来。
随着时间流逝,雨已经小了很多,朱元璋大踏步的走进来边走还边对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朴国昌说道“传毛骧来见咱!”然后走到朱标身旁。见他正在批阅一份折子,眉头紧皱,不由哈哈道“怎么?遇到难事了?来,给咱瞅瞅,这有事啊,还是要找你爹的”说着将那奏折拿了起来。
这份折子是领军大将傅友德送来的捷报,说已经占领了曲靖,拿下了昆明,杀敌八万,俘虏三万余人。而所率部曲死伤不过五万,算下来算是个大胜仗了。其中功劳最大的是蓝玉,率先打开城门攻进昆明,虽元梁王跳入滇池,尸首已经寻到等等,是份表功的折子…,只有最后面是在请示陛下是否对大理劝降和出兵。
“哈哈哈,这种捷报,你在犹豫甚?没出息!明日早朝,应在奉天殿诵读!让我大明朝臣都知道这个消息!还要昭告天下!让我大明子民都开心开心。”
“嗯…至于劝降和攻打,明日庭议之后再说!你刚才在想啥?这么简单的事还处理不好?”
朱标站起来支支吾吾,想了想也不瞒着,反正瞒不住,于是从袖子中又拿出一张纸“父皇,这是傅友德和沐英、蓝玉等人送来的礼单……”怕朱元璋理解错误,忙又补
第40章 捷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