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家属院配置还是很齐全的,范围挺大,靠近门口的两片区域都是小楼,往里走才是连片的筒子楼。
军官们根据不同的级别,会被分配不同的住所。
像王红武这样的还能分配一个小楼,再往下些会被分配到三四层小楼里的其中一户,有点像现在的小区,能有个两房一厅,或者一房一厅的,有独立厨卫。
军职再小些的,就得住筒子楼了。
住筒子楼的就是公用的厕所,厨房是建在外面走廊上的,条件没有住小楼的好,但是在现在这会儿,也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条件了。
和普通的家属院不一样,这军区大院里面还能有卫生室、小型供销社,供应普通的生活用品和肉菜杂粮,还有一个小食堂,凭钱票可以买饭吃。
大概因为这片家属院级别高一些,所以还有礼堂和学校,但是目前只有育红班,家里要是有孩子上小学和初中,就得去隔壁空军家属院那边上。
家属院里头是被规划过的,没有分配可以种菜的地,但是那只要长了土的地方,就依旧被军属们用上了,或多或少都种了点白菜辣椒什么的。
宋轻雨赞道:
“姐,这里头还真是五脏俱全,不出家属院还能买上菜,还真挺方便!”
于悦骑自行车一点都不费力,说话还顺当得很,一点不喘气。
“是啊,这儿的条件还真是不错!等瓜瓜再长大些,还能送去育红班!”
育红班在以前,就是上小学前的一年制学前教育,但是后来运动结束后,许多教师被召回城,为了能给这些教师安排一个去处,也为了复兴教育,育红班就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在这个家属院,育红班经过安排后,变得有点像厂区的托儿所了,专门接收那些上小学前的孩子,三岁之后就可以送去。
因为家属院里头,很多军嫂都是独自带着孩子的,有人家里头好几个娃,而军嫂也不一定就是家庭主妇,不少也是要去上班的。
这育红班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能够让家属院里的孩子们有个去处,不用担心没人看顾。
有几位军嫂就被安排到育红班里上班,负责照顾孩子,组织孩子们听课,食堂也因此多了几个岗位,家属院里几个会做饭的婶子也有了活计,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且育红班不收费,只要给中午一顿餐费就行,孩子们既能玩得开心,又能简单学一下认字、数数,父母也放心。
不过她们很快就要开学了,宋轻雨想到小瓜瓜,不免有些担心。
“姐,等你上学了,瓜瓜怎么办呀?她现在还那么小,还不能上育红班吧?”
于悦没忍住笑了,听宋轻雨一口一个姐的,还没回答宋轻雨的问题,就忍不住打趣道:
“按道理来说,你得改口叫我妹妹,我得叫你一句嫂子!现在还喊我姐,咱俩这辈分都乱了!”
宋轻雨抱住于悦,脸贴在她的背上,亲密道:
“我就喜欢叫你姐,不然就觉得别扭。”
“行行行,只要你喜欢就好。”
第235章 咱俩这辈分都乱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