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道家三灾九难[1/2页]

洪荒之天帝 不朽皇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灾】
      《西游记》原著第二回,孙悟空于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学艺之时,菩提祖师曾说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意思是孙悟空已学会法术,了解天地根本,已注神体(身体已经注入神性,同神仙体质接近,但还不是神体,只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却依然要防备着‘三灾利害。而后祖师便传与悟空“七十二地煞变化之术”用于躲避“三灾”。
      由此可见,以孙悟空拥有大闹天宫的本领却依然敌不过“三灾”。只能以“变化之术”来取巧,用以躲避。
      菩提祖师也曾明言“三灾”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虽鬼神难容。但却驻颜益寿。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但凡渡过“三灾”而不死者,便可保持容颜,延长寿命。即长生不老。
      那“三灾”到底是哪“三灾”呢?
      一:雷灾。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二:火灾。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三:风灾。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bì]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那为什么会有“三灾”呢?
      自古修行之人所求无非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希望与天地齐寿,而后不死不灭,亘古长存。但是在你尚未得道,位列仙班之前,你还只是一介凡人。试问你又如何躲得过生老病死,避得过自然规律呢?那想要长生不老唯一的途径便是得道成仙,可仙路缥缈,道路何其艰难,多少人身死道消。
      上天是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得道的。虽人生无常,但事无绝对。正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上天依旧给凡俗人世留有一线生机,这一线生机便是“三灾”。
      先以天雷降身,锤炼你的根骨,使其身形不会受到时间影响而老化。再以阴火入体,炼化你的体魄,使其脏腑经脉不受病痛折磨而腐朽,又以‘?[bì]风临神,稳固你的精气神,使其精神不受大道规则压迫而消散。唯有渡过“三灾”不死,方可脱离凡体,得道成仙,继而长生不老。
      但长生不老并非永生,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你的寿命而已。所以大多神仙和妖怪都会在生命印记消散之前又以其他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寿命。譬如:王母的蟠桃,镇元子的人生果以及唐僧肉。
      可这些东西毕竟是外物,并非己身修行所得,吃得多了也会产生抗性。比如第一次食用蟠桃可延寿三千载,那二次可能就只有两千五百载,第三次可能就只有两千载,如此反复,生命终有尽时。
      所以“三灾”之后便有“九难”。唯有历经“九难”方可“与天齐高,与地同寿。”
      【九难】
      三灾”在前,“九难”延后。可见“九难”比“三灾”更加凶险。
      《西游记》原著第五回曾说道孙悟空权管蟠桃园时,问之园中土地:“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由此可见,天地齐寿显然在层次上是高于长生不老的。如果“三灾”是对凡人想要长生不老的考验,那“九难”便是对仙神渴望天地齐寿的磨砺了。
      大药未成,而难当寒暑,于一年之内,四季要衣。真气未生,而尚有饥渴,于一日之内,三餐要食。奉道之士所患者,衣食逼迫,一难也。
      意思是尚未凝结金丹(神仙的身体还未彻底完善),身体还不足以抵抗严寒酷暑(极寒或者高温),所以一年四季都要穿衣(这个衣是指神仙的天衣)。元气还未融合,(真气就是神仙的元气,是生命运转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组合而成,道教谓之“性命双修”所得之气。且神仙居住于天上,行走于云间,每时每刻都在消耗体内元气。由于先天和后天之气未能融合一致,所以体内自身供给不足于体外每日的消耗)。依然会有饥渴,故一日三餐还是要吃东西(当然神仙吃的都是蕴含元气的食物,例如:琼浆玉液,龙肝凤胆。《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被如来镇压之后,天庭便举办了一个庆功宴,“庆功会吃的是龙肉,喝的是凤汤,炒龙肝、熬凤髓,走的时候众各酩酊”。)所以这“吃”和“穿”便是“九难”的第一“难”。只有当你“金丹凝结,元气融合”便是渡过了这一“难”。
      及夫宿缘孽重,流于今世填还。忙里偷闲,犹为尊长约束。制于尊亲而不忍逃离,一向清闲而难得为暇。奉道之士所患者,尊长邀拦,二难也。
      意思是如果你因缘恶业很深重,那你今世必须填补罪孽,偿还因果。(因果并非只有佛家一说,早在战国时期的《道德经》里便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简单理解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的意思。)你忙里偷闲视为“因”,受到长者管束视为“果”。你非常难得有空闲的时候却因为长者亲人的约束而不懂得辩解,不忍离去,唯听是从。虽长幼有序但你不明因果。所以这因缘(因果)便是“九难”的第二“难”。只有当你明白“始末缘由”。懂得“因果循环”便是渡过了这一“难”
      及夫爱者妻儿,惜者父母,恩枷情纽,每日增添。火院愁车,无时休歇

道家三灾九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