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2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2页]

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 老郑麻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仪……”
      屈原喃喃的开口,眼中带着恨意,伸手接过万儒血书。
      却在触碰的瞬间,浑身一颤,眼中的恨意逐渐转化为了震惊。
      万儒血书上的文字已经自动转换成了颜回的鲁国文字,以及鬼谷子王诩所使用的金文(不是后来的那个大金国,是刻在器皿上的一种文字,也是周朝正统文字)。
      看着万儒血书的内容,还有上面颜回和王诩的题目,屈原久久无言,好半晌,才仰起头看向天空,忍不住怅然叹道:
      “我以前只道那张仪是乱臣贼子,一心逞口舌之利祸乱天下,不曾想,他竟然有如此为天下万民的胸襟。”
      “芈大夫不怪他?”林凡疑惑的开口问道。
      “怪他又有何用?楚之消亡在于自身。”
      屈原摇了摇头,眼中带着一抹忧愁,随后便释然的道:
      “这天下的确是乱了太久,我也知道秦国愈来愈强,诸国未来必将会被秦所亡,但,我却没有这么大的胸襟和毅力,我只希望我楚国的文化和典籍能够存续,不要就此消亡。”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观众纷纷感慨道:
      “哎?屈原居然没有责怪张仪,我还以为他会痛骂张仪无耻来着。”
      “以屈原的眼界明显也看到了秦国的强盛,看到了未来啊。”
      “嘶!屈原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我一直以为他是盲目的爱国,原来他什么都知道啊!这……”
      “屈原跟张仪我感觉就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啊,张仪是心系天下,想要助力秦国统一,为万民造福,而屈原则是把楚国爱到了骨子里,不想要看它消亡。”
      “是的,这两个人的情怀虽然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有冲突,但却都是充满正能量的。”
      “说起来,张仪的确是有点太超前了,我们也是站在后世人的角度,才会觉得他的思想没有任何问题,国家要统一,文字要统一,这要是放到现在,无异于把韩棒国和脚盆国都纳入我华夏的版图啊。”
      “要是把我换成屈原,我也不乐意自己的国家就这么被灭了啊。”
      “谁说不是呢,我可以理解你为了天下万民而让秦国一家独大,但你凭什么就要牺牲我们楚国,你自己怎么不牺牲一下?”
      “的确是这样,说白了,大家都是自私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站到最后,但事实却是楚怀王他是真不给力啊,但凡他稍微有点脑子,重用屈原而摒弃小人,张仪也不一定会去帮助秦国啊。”
      “那必须的啊,楚国那么好的开局,春秋一霸啊,硬生生被他给玩成了这样,也是个人才!”
      这边。
      林凡听到屈原的话后本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最后却还是点头道:“学生……可以理解。”
      随后,便娓娓的接着说道:
      “楚国,又称荆楚,国君为芈姓,熊氏,乃是周成王时期(公元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后建立楚国。”
      “楚人立国之初,十分贫弱,甚至有盗牛祭祀的典故,后经历百年发展,于春秋时期崛起。”
      “以江东汉阳之地为依托,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后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直至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辉煌时,有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有此问鼎中原,开创春秋时期最鼎盛的时期。”
      “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及至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其幅员之广阔,国力之盛,是为天下之首。”
      “如此国祚和成就,岂能眼看着它楼塌了。”
      屈原在旁听得深有感触,就连司马迁的也点了点头。
      而林凡的语调也在这时开始急转直下:
   &nb

第192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