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8章 司马迁有问,四杰黯然,林凡解围[1/2页]

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 老郑麻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噗!这杨炯!”
      “我还以为他刚刚一副自告奋勇的样子,是要第一个来呢!”
      “这也太滑头了啊!”
      “哈哈哈,豆比青年欢乐多啊!”
      观众们被杨炯给逗乐了,而初唐四杰的其他三人却在此时陷入了沉思。
      随后,王勃便直接看向林凡道:“林生,有劳了。”
      林凡笑着咧嘴:“子安,请!”
      王勃点头,稍稍沉吟,随后便开口颂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听到第一句,林凡便愣住了。
      根据历史记载,这首诗是王勃回到长安后赠给友人的。
      却没想到原来是此刻作出。
      这一首可是千古名篇啊……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正感慨间,那边王勃已经念到了第二句,林凡不敢怠慢,赶忙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落笔。
      也是在这时,王勃念出了那两句后世闻名遐迩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诗颂完,在场的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一时之间,竟只剩下鸟叫虫鸣传来。
      好半晌,司马子长才率先开口赞道:
      “好一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简直意境高绝!”
      “好诗!好诗!如此意境,纵使是离别也已无须再伤感!”
      “好!好哇!”
      一旁的骆宾王也跟着摇头笑道:
      “王朝散郎,你这首诗一作,我等还如何开口啊。”
      “先生万勿再如此称呼学生。”王勃连忙拱手,接着更谦虚道:“至于区区拙,又作何足挂齿。”
      “子安此言谬矣!你这首诗若也算作拙作,那天下还有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好诗?”卢照邻也跟着笑道,随后,他转头看向一旁如同被雷劈中一般的杨炯笑道:
      “令明,你说是吧?”
      杨炯回神,却依旧有些恍惚的道:“确如先生所说,《檄英王鸡》文如此华篇,这皇子修撰还是当得挺称职的。”
      听到他的话,在场众人顿时一愣,接着便哄堂大笑了起来。
      杨炯眨了眨眼睛,也不知道大家到底在笑啥,一脸的迷茫。
      还是司马子长看出了他的窘迫,开口询问道:
      “既然令明提起,我有一事好奇得紧,你们三位,难不成也能看出《檄英王鸡》当中,子安所要表达的深意?”
      骆宾王笑着回道:“先生问的,可是那皇室喜好斗鸡对百姓的影响?”
      卢照邻点头,而杨炯也跟着开口道:“先生有所不知,子安作诗,立意向来高绝,这在我大唐都是有名的,他岂会只作一篇普通檄文批斗英王,只要稍加琢磨,便能知其深意。”
      司马子长闻言,眉头顿时皱起,接着问道:
      “我观当今陛下也非那蠢钝愚昧之人,难不成他会不知?”
      听到这话,初唐四杰神情顿时一黯,一时无言,最后,还是王勃自己开口替李治辩解道:
      “陛下日理万机,一篇檄文如何会过多在意,纵使知晓,也应是有皇家的考量。”
      “考量?”司马子长顿时一声嗤笑,接着便怒骂道:
      “何种考量才会将子安这等有志之士贬谪?如此不思进取,有眼无珠,如何当得

第248章 司马迁有问,四杰黯然,林凡解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