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6章 琴瑟和鸣!王昭君的变化![1/2页]

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 老郑麻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瑟,是一种沿自古代,历史非常久远的乐器。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于周、汉时期出土的最多,弦数从二十三至二十五不等,且以二十五弦居多。
      由三个尾岳分成三组,计内九、中七、外九。
      按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弦。
      辛弃疾破阵子中,有一句“五十弦翻塞外声”,说的的就是瑟,另外,《诗经》、《乐书》、《仪礼》对其也有大量记载。
      而林凡为文成公主挑选的这一台“瑟”,是唐朝时期的琴瑟,并非古瑟。
      其做工十分考究。
      首尾各有一长条岳山,两岳山外侧有数目相应的弦孔,依次张弦,虽然也是二十五弦,却是按十二律吕排列。
      以左手弹低音,右手弹高音,双手同时弹奏,即为和音。
      这玩意,价格还贼拉贵!
      五百多万人气值一架!
      在唐朝时期,瑟已经是贵族乐器了,一般人家压根就学不到。
      而文成公主显然不在此列,并且她对于演奏这种乐器似乎尤为擅长。
      只见她一双玉手上下翻飞,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八种手法轮番使出。
      只是简单的熟悉过后,那一曲熟悉却又韵味完全不同的琵琶怨便从这架瑟上翩翩而来。
      与当初王昭君那一曲平沙落雁相比,文成公主的曲风显然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哀怨,反而多出了几分俏皮和活力。
      曲调婉转上扬,曲速也比原曲要快上不少,听上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在自家的院子里面玩耍一般。
      只是,似乎是受到曲子的影响,亦或者是自身经历的影响。
      没过多久,这欢快的曲调便开始急转直下。
      孩童长大了,成人了,被派去和亲。
      没人问过她的意愿,只是上命下达,然后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
      女孩最终答应了,但心里的郁结却与日俱增。
      也是在这个时候,王昭君的琵琶声加入了进来。
      这一串琵琶声急促而又低沉,声声悲戚。
      从入宫选秀开始。
      因坚守心中的正义,遭遇非难、遇冷数载。
      再到后来,赐婚,离乡背井。
      甚至临走前都没能见上父亲一面。
      而这一别,或许就是永远。
      受到王昭君琴音的感染,文成公主的瑟也变得低沉了起来。
      她虽然没有经历过王昭君的苦难,但那种远离故土的愁绪,却是一模一样。
      一时之间。
      整个帐篷,哀音阵阵。
      比之当初那平沙落雁,犹有过之。
      所幸的是,在连续的低音之后,琵琶声居然率先拔高了起来。
      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这琵琶声的带动下,文成公主也重新振作了精神,十指开始翻飞,曲调上扬。
      只是这幸福却是那么的短暂。
      才刚刚抬头,便又消散无踪。
      文成公主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手上的动作一滞。
      本以为,这一曲琵琶怨又要再回荡至其原本的哀怨。
      可就在这时。
      王昭君怀里弹奏的琵琶声却没有继续走低。
      而是用她玉葱般的五指快速弹动,将整首曲子的曲速,再次往上一提。
      随后。
      浓烈的豪情,便从那把经过呼韩邪修复好的琵琶上喷薄而出。
      文成公主婉转一笑,左手开始化为和声,右手高音紧随其后。
      一股独属于唐氏宗亲的豪情,也随之涌出。
      两股独属于女子的豪情在这一刻交相辉映。
      化作阵阵音浪,在帐篷内交错轰鸣。
      最后融汇于一体。
      直冲云霄!
      轰!
      近距离感受这种变化的林凡,直感觉这一刻自己的脑海里面嗡的一声炸开。
      

第366章 琴瑟和鸣!王昭君的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