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1/2页]

家父隋炀帝 圆盘大佬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高?似乎一开始就猜到了杨铭的来意,直接开门见山道:
      “任何职?”
      杨铭还没起话题,人家便一语道破,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这位执掌大隋中枢二十年的权臣,洞若观火。
      “额.......”杨铭支支吾吾,不好意思开口。
      高?见状笑道:“无妨,老夫早有准备,当为五品以下。”
      “那倒不至于,”杨铭颇为尴尬,太常卿这个位置,还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太常寺也不会是十一寺之首。
      “是正三品的实职,”杨铭道。
      “呵呵.......”高弘德显然对这个答桉非常不满,心里为父亲打抱不平,因为从开皇元年,高?就是从二品的尚书左仆射,后来被封齐国公之后,就是从一品了。
      现在才给个三品,还是管太常寺,等于是打发要饭的。
      因为高?一直以来,都在尚书省,而尚书省是权力最大的最高行政机构,号称事无不总,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
      也就是说,尚书省什么事都能管。
      高?皱眉瞪了儿子一眼,显然不满儿子态度,接着,他看向杨铭,点了点头:
      “比老夫预估的要高,看样子,紫袍是脱不了了。”
      杨铭赶忙道:“肯定脱不了。”
      大隋制,官员朝服五品以上为紫色、六品以下绯色与绿色、小吏为青色、士卒为黄色、商贩为皂色。
      五品以上既然都是紫色袍服,那么以什么区分官阶大小呢?
      答桉是冠冕。
      大隋文武官员佩戴的冠,叫做进贤冠,类似于一顶高帽子,由铁丝和细纱做成,帽子上有一道道凸起的竖梁,就是这样丨丨丨。
      三品以上,有三根梁。
      五品以上二梁,
      五品以下一梁。
      那么,该怎么区分一品、二品、三品呢?
      珠子。
      天子所带的通天冠,上面有十二颗珠子,太子和一品大员,是九颗珠子,二品八颗,三品七颗,四品六颗,五品五颗,六品以下没有珠子。
      高?以太常卿算,可以着紫袍,戴七颗珠子。
      但是.......杨铭给他争了一个太傅。
      太傅,是三公三师之一,与亲王同级,属正一品,可以戴九颗珠子。
      而且高?有先帝杨坚御赐的九环金带,上朝的时候,是非常醒目的,因为整个朝堂,就他和杨素有九环金带。
      宋代邓肃有句诗:谁似宗盟重山岳,九环金带称腰围。
      说的就是这玩意,不是有大功于社稷的重臣,皇帝是不会赐给你的,
      杨铭头顶上的冠,有八颗珠子,等他成了亲王,就是九颗。
      至于他的朝服,在老爹继位之后,已经改成了暗黑色,上面有九章。
      杨广登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的龙袍以及百官朝服换造型,按周制,将冕服十二章纹饰放在了他的龙袍上面,
      他也是华夏历史上首次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的帝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自他以后,华夏历代皇帝,都是按照这个来的。
      所谓十二章,就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yi)、藻、火、粉米、黼(fu)、黻(fu)。
      杨铭只有九章,少了日、月、星辰。
      章,就是纹饰的意思。
      眼下刚好是正午,高?吩咐下人将饭菜端上来。
      三人边吃边聊。
      在得知杨铭给父亲争了太傅一职后,高弘德大为兴奋,频频向杨铭敬酒。
      只有高?,冷静如故。
      宦海沉浮二十年,他深知所有头衔都不过是虚名,自己的齐国公都被免了,太傅这样的虚位又算的了什么。
      “小殿下有没有想过,陛下为什么,让你来请我?”高?细嚼慢咽道。
      杨铭也嚼着菜,道:“有什么说法?”
      高?把嘴里饭咽下去,喝了口水顺了顺,道:“你认为,陛下为何让我回去?”
      杨铭装湖涂道:“当然是敬重独孤公,不忍让你赋闲在家。”
      高?笑道:“你是聪明人,老夫嘛也不傻,咱们别玩虚的,实话实说。”
      杨铭笑了笑:“越公孤独,缺一个作伴的。”
      “哈哈.......”高?仰面大笑,片刻后捋须道:
      “快人快语,小殿下确实容易予人好感,怪不得自负如裴矩,都能与你倾心相交,宁肯女儿做侧,都要嫁出去。”
      杨铭也跟着笑道:“先帝在时,曾有教导,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高?摇了摇头:“至尊不会说这种话,应是小殿下私自杜撰的,不过这句话很不错。”
      杨铭呵呵一笑,没有否认。
      高?又道:“小殿下现在想明白了没有?为什么今天来的是你,而不是太子又或其他人。”
      】
      明白了,杨铭是刚刚才想明白,高?和杨素,这是两个死对头,近高?则必疏于杨素,近杨素则不得高?信任。
      今天老爹让他来,其实是要拆解他和杨素的关系。
      唉......何必呢?我是你儿子,你算计我干什么?
      杨铭一脸无奈的点了点头。
      高?见状,继续道:“从今往后,殿下尽量少来老夫这里,真若有事,可托人私下传话。”
      杨铭明白了他的意思,高?这是在建议他,远离杨素的同时,也要远离高?,这是自保之道。
      但是高?给他留了一个后路,暗示他真要有事需要帮忙,可以偷偷传话给他。
      这也是一种示好,难得啊.......
      其实不用高?提醒,杨铭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以后在朝堂的作用,其实就是卫王杨爽曾经的作用。
      不需要你干什么实事,也不需要你有多大能力,还是杨丽华当初的那句话:强者压其势,弱者扶其枝。
      他杨铭就是朝堂上的一根搅屎棍,杨广让他搅哪里,他就搅哪里。
      ......
      陈叔宝这十几年来,在大兴的日子可谓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
      在城里闲逛的时候,连武侯卫都不愿招惹,处处低调做人,毫无存在感。
   

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