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銮殿——
      “朕听说太常寺协律郎范闲,从北齐回来了?范闲何在?”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同平日里不修边幅的样子判若两人。
      “臣在。”范闲从人群中走出,冲庆帝弯腰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
      “此去北齐,路途遥远且凶险,范协律能够深入敌国全身而退,实属不易啊!”庆帝的胡须微微翘起,轻轻弯腰向台下的范闲看去。
      “我南庆国力昌盛,那北齐自然不敢造次。臣此行能够平安归来,全然仰仗驻扎在国界线附近的数万大军以及陛下的神威,自不敢居功。”范闲微微抬起头来,悄悄观察着庆帝的脸色,口中灿若莲花。
      “启奏陛下,范协律此行颇为艰辛,却仍不忘记扬我国威,实乃众臣之楷模。儿臣思虑再三,愿为范提司请命,向陛下讨要一个赏赐。”二皇子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跪拜在地上,口中振振有词的说道。
      “启奏陛下,春闱即将举办,范协律素有诗仙美名,是我南庆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儿臣愿做保力荐范提司为主考官,主持三日之后的春闱大典。”太子从人群中走出,也跪伏在了地上,向庆帝说道。
      “众爱卿怎么看呢?”庆帝端坐在龙椅上,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波动,只是将皮球踢给了台下的群臣。
      “臣,附议。”很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都跪伏下来跟着太子和二皇子打起哈哈来。
      一时间朝野上下只剩下范闲一人站立当场,并未下跪。而庆帝仿佛看不见似的,并不在意范闲的举动是否合规。
      “既如此......”庆帝拖长了声音,沉声说道:“范闲接旨。”
      范闲弯腰拱手,恭敬的对着庆帝,高声喝道:“臣,领旨。”
      “太常寺协律郎范闲,出使齐国有功,赏黄金千两,银万两。鉴于其文功卓越,特封范闲为本次春闱主考,主持春闱大典。”庆帝站起身来,从小太监的手中取过一份圣旨,挥笔直书,又施以大印。
      “谢陛下。”范闲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圣旨,恭声说道。
      “众爱卿平身吧。”庆帝回到了龙椅上,玩儿味的看着台下的众多大臣和儿子们,笑着说道。
      “谢陛下。”跪伏在地的众人们这才缓缓起身,而范闲也识趣儿的站入了人群之中,不再多言。
      “退朝吧,协律郎留下,朕有事问你。”庆帝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向后宫方向走去。
      “退~朝!”小太监洪亮的声音在金銮殿上不断回响。
      “哼!”出了金銮殿,太子和二皇子对视了一眼,双方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不满,却并未多加言语。
      后宫——
      “范协律,坐吧。”庆帝穿着一身白衣,将周围的小太监和宫女们都赶了出去,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水。
      “多谢陛下赐座。”范闲并未同庆帝客套,径直坐在了庆帝对面的炉子旁烤起火来。
      庆帝用余光偷瞟了一眼范闲

第11章 庆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