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底,锦城,宝和殿。
  墨胤高坐龙椅,?冕冠上的12旒挡住了他的脸,叫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下首位置,墨遇悠然靠坐在特意加设的花梨木圈椅上,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殿中众人。
  先皇后凤后一袭明黄色蟒袍,端立殿中。
  凤后十六岁入宫,十七岁生下墨尧,如今已过花甲之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风霜,一双细长的眼眸深邃明亮,似是能看透人心,令人不敢直视。
  身后,墨尧努力挺直脊背,站在凤后身后侧两步的位置,很没存在感。
  再往后,是墨胤幸灾乐祸的几个兄弟和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
  百官们的站位很有意思,很耐人寻味。
  中立派差不多都是以王丞相、苏老爷子为首的朝中老油条,个个位高权重,光明正大站在正中间位置,直面圣上。
  左面是圣上的亲近派,大抵是赵皇后亲爹工部尚书,宫中嫔妃娘家等外戚势力,因着墨胤不喜外戚过大,这些人家相对来说比较势单力薄。
  右面是凤后的人,有旧部下,有她近些日子用各种手段收拢的大臣,以方将军府马首是瞻,乌泱泱一群人占据半壁江山。
  殿外,大军控制住宫中宫外包括锦衣卫,御林军,城外步兵营等守卫,顺利拿下了整座皇城。
  墨胤和凤后都没开口,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噤若寒蝉。
  大殿里静得针落可闻,一室凝肃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好半晌,面相仇大苦深的三王爷壮着胆子上前道:“墨胤,大局已定,认输吧,把皇位还给皇兄。”
  墨遇凤眸微挑:“还?要不三哥你上来坐呗。”
  “墨遇你少挑拨离间,我说的是还给皇兄。”三王爷面色一变,偷偷觑着凤皇后的脸色。
  凤皇后神色不动。
  墨遇不耐烦与他们啰嗦,直言挑明:“先后娘娘,皇兄不堪大用,不知您是想垂帘听政还是想自个儿坐在这龙椅上呢?”
  墨王爷这般语出惊人,却无人露出一丝意外,缄默不语地当着背景板。
  强势的母亲和软弱的儿子,凤后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若不是岳云起从天而降,当初坐在龙椅上的,只可能是凤后。
  岳云起战功赫赫,威望卓着,在军中一呼百应,深得民心。
  岳云起哪哪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能为凤后所用。
  用不了的人,只能斩草除根了。
  岳云起“叛国通敌”的幕后主使者,正是凤后。
  彼时,匈奴被岳家军打得溃不成军,一年一年往草原深处退,都快退到山里当山顶洞人了。
  岳家军乘胜追击步步紧逼,差点就要把匈奴灭族了。
  没料到,本朝那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灾人祸,凤后的人趁机散布流言,墨胤得位不正,才惹得天怒人怨。
  墨胤那会儿刚登基,忙着赈济救灾,忙着祭天下罪己诏,忙着平定流民之乱,忙得焦头烂额,完全分不开身。
  匈奴来犯,岳家军迎战。
  胜券在握的匈奴突然放弃攻打岳家军,从来不是所谓的单于乌维旧情难忘,要岳夫人去匈奴为条件停战。
  一切都是交易,凤后与匈奴达成交易,十年不开战——
  方大将军陷害八拜之交的岳云起已叫他一辈子难心安,万幸他虽愚忠,好歹没糊涂到要把疆土拱手相让。
  等墨胤得知岳云起被扣上叛国罪时,“平叛军”已抵达边城,他能做的不过是在根基稳定后一点一点拔除当初参与“平叛军”的势力……
  凤后野心勃勃,能屈能伸,在边城韬光养晦十余年,这般声势浩大地回京,自是有十全的把握。
  本朝四大边境线,以边城最为重中之重,方大将军方枭手握十万戍边大军,无论是地方上的驻军还是锦城的守军,无一能与其出左右。
  而方枭的嫡长女是废太子墨尧的太子妃。
  墨胤为何

第150章 天大的惊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