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赵锦升翻看着所有相关人的口供。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不可能不留下一丁点痕迹,虽然这次的凶手智商高,反侦察能力强,但做下多起案子,犯罪过程中不可能所有行为都无懈可击。
其实对于凶杀案的侦办中,往往都有几套固定的侦办流程。一,查凶手行凶过程中留下的DNA这方面有指向性的证据;二,凶手作案过程中,是否有特定的手法,从而暴露职业技能;三,排查死者的人际关系,除心理变态或者报复社会那种随机杀人类型的凶手,一般情况下,凶手和死者都会有恩怨或是利益冲突。
这起案子,目前赵锦升已经可以肯定,凶手绝不是随机杀人,而是有目的性,有指向性的。且凶手与死者间应该是有恩怨纠葛或利益冲突的。蓄意谋杀案中的动机一般就三种,仇杀,情杀或为财杀人。
两名死者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已经摸查清楚,二人都与自己的老婆感情很好,没有第三者,所以基本上排除了情杀。至于为财,赵锦升觉得肯定也不是,许爱国家中的财物并没有丢失,只有陈平意随身携带的一万多被凶手拿走了。凶手不可能为了一万多元连杀两人。
所以只可能是仇杀,彻彻底底的报复杀人案。因此赵锦升相信,肯定能从死者的人际关系中查出凶手,只是目前还没发现而已。
“凶手认识死者吗?”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锦升的心里,找不出答案。如果凶手认识死者,那为什么这么多天的排查人际关系,凶手还没有露出来,是手下人查的不够仔细吗?不会,省厅里来的同志也已经排查了几天,他们的职业素养很好,凶手不可能躲过去。死者难道不认识凶手,如果不认识,陈平意为什么会让凶手上车,许爱国为什么会让凶手进屋。就算陈平意可能是凶手上车前就控制住了,那许爱国呢,许爱国分明还给凶手到了水。
还有一种可能,是买凶杀人。不过这个念头刚一出来,赵锦升就自己否定了。买凶杀人没必要把陈平意的尸体搬到日报大楼,没必要给报社媒体发匿名信,买凶杀人应该把案子做的越隐秘越好。
到目前为止,赵锦升心里面有几处矛盾的地方始终解不开。一,凶手和死者有仇,为什么查不出来。二,凶手为什么要把陈平意的尸体搬到日报大楼。三,凶手为什么要给报社媒体发匿名信。这两天赵锦升并没有去关注本市新闻,但他知道,肯定少不了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影子,那些记者媒体不会放过这么难得的噱头。
虽然这几天,上面没有人再给自己打电话,但赵锦升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叔叔赵伟军在上面担着。但这案子不可能就这么一直被拖着,上面不会给他太多时间,媒体记者肯定也不会给他们警方太多时间。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交代。
好吧,再琢磨琢磨这案子,凶手再聪明,也不可能处处不留痕迹。
凶手的犯罪动机,现在不清楚。那就来重新回顾一下凶手的作案过程。
先是陈平意案,晚上十一点多,陈平意离开洗浴会所,凶手应该就是这时候制服陈平意并实施杀害,然后十二点多来到日报大楼那处停车场。不对,这中间间隔了一个小时,从那家洗浴会所到那处停车场,最多不过十几分钟,而凶手制服陈平意肯定是瞬间发生的,并没有发生过搏斗。那么凶手为什么没有立即驱车前往那处停车场。
&
第十八章—回顾案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