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认个干爹?这小县城谁能配当我陈旭的干爹,况且上一世的干爹可不是个褒义词啊,我可不想被人包养。陈旭的小脸儿都快挤成干巴枣儿了。突然他想起上一世县里出了个能人,是个老道,一直隐居在二龙山的一个道观里。记得是零八年奥运会那年老道大限将至前才揭开了他身份的大秘密。
  老道是二龙山清风观的小道士,小日子占领东三省之后师傅带着他们师兄弟七人下山参加了东北抗联。师傅在一场围剿战役中不幸牺牲,他所在的队伍几乎被全歼,师兄弟几人也被打散。后来他凭着高超的身手突围成功,隐姓埋名当起了独行大盗,专杀小日子军官和汉奸。一次意外救了东北军的一个将领,留在他手下当副官。据说1926年被调到东北讲武堂任一名搏击教官,到这里该介绍介绍这与当初黄埔军校齐名的讲武堂了。
  东北讲武堂,全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于1907年由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倡建,初名为“东三省讲武堂”,1918年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后将其改组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由张作霖自任校长,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又将其改名为“东北讲武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讲武堂宣布停办。
  知名校友:张学良、张景惠、吕正操、马本斋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二龙山清风观。
  老道夜观天象,发现自己时日无多,就给自己当初在抗日战争末期时收的五个俗家弟子发了电报,准备交代后事。当时老道的几个徒弟来的时候连市里的主要领导都只能跟在身后,每一个都是大人物,军界政界的都有,全县都轰动了,县公安局长都只能在二龙山外围警戒。据传,据传啊,无从考证。据传几个徒弟把老道接到了京城,后来埋葬在了元宝山公墓。老道的墓碑特别神秘只写着二龙山清风观住持和去世日期,没名没姓没有出生日期,谁也不知道老道俗家名字,也不知道老道究竟多少岁,包括他几个徒弟。
  想到这里陈旭一下就豁然开朗了,这个可以有,等找机会去二龙山拜会一下老道,跟老道溜溜须没准弄个关门弟子之类的当当。这样自己这些秘密都有出处了。有啥好东西别人问起来就往老道那里一推,师傅给的,师傅教的,师傅说的,哇哈哈。最重要的还有五个牛逼拉风的师兄呢啊,这要是成了,啧啧,那不是长路漫漫伴你闯,带一身胆色与热肠,寻自我觅真情,停步处视作家乡.......这是行走江湖的护身符啊。陈旭的嘴都咧脚后跟了。
  陈旭还在口歪歪的意淫着,陈母已经来到他的面前,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道“合计啥呢?这么入神。”
  “啊?啊,没想什么,哦,正想着上午数学老师给我们讲解的一道题。”陈旭的嘴现在也可以收发如心,才思敏锐,不知道是不是系统的加成,撒谎都不带脸红的。
  “过来帮我把豆角子择了,中午土豆炖豆角,一会儿你爸也该回来了。快点儿,磨蹭什么呢”陈母挑起半截子门帘进了厨房。
  “来了,来了。”
  饭菜做好后,陈旭偷偷的拿出一颗长春丹碾碎了放到里菜里面,嘴里还神经兮兮的絮叨着“我妈长命百岁,我爸长命百岁。”期待着这灵丹可以改善父母的体质,延长他们的寿

第13章 表彰大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