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地里
女知青等人刚跟随着李婶儿抵达玉米地的时候,放眼望去,只看到玉米地被划分为方方正正的小方块。
李婶儿将女知青分为两组,江笙刘一敏一组,跟着自己,把赵芳华跟宋招娣分给了另一个中年妇女,还顺口给那个中年妇女说这是新来的知青们,第一次上工,多带着点。
然后那个中年妇女不安好气的说:“怎么就分给我了,带着这群愣头青,我今天的公分不就又少了,我这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呢,李家的,你把她们分给其他的看一下要带不嘛。”
李婶儿表示这是已经分好的,自己没有权利更换,大不了就叫她们快一点,熬一下,下午就换个人了。
中年妇女听此,也只好作罢。敷衍的招呼着赵芳华跟宋招娣过去。
李婶儿见分好之后,也转过来跟江笙还有刘一敏说,这是按照三个人一块地,每个人在上午的时间弄完自己划分好的的时候,就可以去找记分员登记了,上午的四个公分就到手了,但是如果没完成的话,下午就要继续,一直到完成为止。
然后询问了两人是否带了手套,两人都点头示意自己带了。
李婶儿就叫两人带上,然后给她们示意了一下怎么掰玉米,然后把玉米杆给弄下来,让她们只需要弄这个就行了,自己在后面压捆。
江笙跟刘一敏在李婶儿的三次示范下也点头示意自己会了,于是三人就开始分工合作了。
……
半个上午过去了
田地里的人儿早已都是汗流浃背了,偏偏现在烈日炎炎,空气中的热度还在逐渐上升。
江笙跟刘一敏汗水都已经滴进眼睛了,身上的衣服都已经快成水服了。
江笙用毛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但是玉米须须也有一些飘在了江笙的脸上,引起一阵痒意。
江笙趁喘口气的功夫抬头望去,发现自己已经弄完一大半了,大概还剩下三分之一的玉米。
李婶儿见江笙在估摸着还有玉米,用脚狠狠的压住玉米杆杆,对着江笙笑着:“看这架势,估计我们还有一会儿就好了,你们这些小年轻,婶儿之前还以为你们都是花架子,小看你们了,哎哟,年纪老了,看人也有点不准了。”
刘一敏一听,立马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朝着李婶儿仰起头骄傲的说:“那当然,就这点区区的玉米田算什么,再来十个,我们也可以拿下,我们下乡就是抱着建设祖国的决心来的。我们可是祖国大好的理想青年,就这,根本不算什么!”
李婶儿笑的乐呵乐呵的:“你这丫头说的嘴甜。”
江笙笑着对刘一敏调侃道:“那这样的话,剩下的就交给你这个祖国的大好理想青年了,我跟李婶儿就靠你了!加油”假把式的准备摘下手套,真的想休息的样子。
刘一敏赶忙按住江笙的双手,还嘴硬的说:“江笙同志,都快要结束战斗的时候,你怎么能中途退出,半途而废呢,我刚才说的只是想激里面我们大家的潜力。快,拿上你的战斗器材,我们一起继续努力下去吧!”然后帮江笙快速戴上手套,弄的牢牢的,生怕下一秒就不在江笙的手上了。
江笙决定也不逗弄刘一敏了,开始认真的干活了。
李婶儿笑着看着眼前两人的互动,仿佛看到了年轻时般那个活泼的自己,不禁感叹年轻真好。摇了摇头之后也是低着头继续干着自己手里的活。
……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下工休息的铃声响起,大家都停下手中的活,都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江笙隔壁田里的宋招娣一听到下工的铃声直接就坐在地上开始小声的哭啼了起来。
同一起干活的赵芳华则是直接有点无语这宋招娣怎么就突然哭了起来,她明明在干活的时候叫唤自己的脚疼,这一上午的功夫全让她在旁边的田埂上坐着休息了,她这上午过的美滋滋的,哭个什么毛线,只有自己跟梁婶儿两个人干活,自己都还没有哭呢。
赵芳华都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的时候,旁边的梁婶儿则是直接不惯着她,直接上怼了上去:“在这哭什么呢,哭丧啊,就这一点的活儿你就受不了,你下乡有什么用,哭能干什么,能把这地里的活儿给全部干完吗?哭哭哭,这
第22章 苏念姐姐,求求你救救我娘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