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设立军机处[1/2页]

崇祯八年 东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崇祯皇帝,来到了御花园,和方正化练武。当然了,还有他那便宜儿子也在。方正化看着皇上精神不振。陛下,可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崇祯这怎么回答呢。做为一个男人的快乐,你一个太监是理解不了的。崇祯并没有搭理。方正化并不敢再多言。到不是我们的崇祯大帝想摆架子。而是这个事情不好说呀。所以干脆就不说了,反正我是皇帝我怕谁。要不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而且还是一把刮骨刀。以后要节制要节制啊。难怪古代的皇帝都死的那么早,少有长命的。估计都是被这刮骨刀刮死的。练过武用过早膳之后。我们的崇祯大帝就准备去上朝去了。
      来到了乾清宫。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坐在龙椅上,下面大臣齐声跪拜。众爱卿免礼身。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还是王承恩高声唱道。下面的左都御史杨涟。朝后面的一个御史挑了挑眼。一个姓张御史就走出曹班。臣有本奏,启奏陛下,最近朝中人事调动频繁。吏部没有出示过任何调动人员的文书。吏部也没有接到过陛下明旨。有人事调动。不知这是何人所为。
      崇祯心里暗暗发狠。这是东林党跳出来了。现在的吏部尚书赵南星,和左都御史都是东林党的人。这人只说吏部没有下发文书。却不提内阁,是因为东林党在内阁现在没有人了。因为没有穿越前的崇祯。已经发现了东林党在把持朝政。他虽然刚必自用,但是并不傻。他也想制衡东林党。只是苦于没有办法。所以他怎么可能会让东林党的人入选内阁。
      这时候温体仁站了出来。调孙传庭去陕西,启赋孙承宗。升任倪元璐。都是陛下的明旨。还有让卢象升接掌京营,升任闫应元,曹变蛟为宣府大同总兵。以及对周遇吉,曹文诏,黄德功,张世泽的人员和职务调动。也都是陛下的明旨。崇祯心中暗骂道,这条老狗。是想让朕和东林党死磕呀。所谓的明旨就是皇帝自己的意思。这是在表明,以上这些事和他们内阁无关,内阁没有参与,也没有同意。
      好你个老狗,好狠的心机呀。对,是朕的意思。有什么不妥吗?重生死死的盯着,站出来的这位张御史。这位张御史居然被问住了。御史虽然有闻风奏事的权利。却是末流小官。他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杨涟。立马站了出来。臣有本启奏,启奏陛下如此频繁的人事调动,没有吏部的文书,也没有内阁发出的终旨。臣以为不能作数。终旨就是,由皇帝发出内阁商议最后裁定的最终旨。就比如说皇帝有时候发一道旨意。内阁不同意可以驳回。也就是说以上的人事调动,崇祯都没有经过内阁。
      崇祯面不改色的问道。杨爱琴的意思是说要驳回朕的旨意喽。杨爱卿怕是忘记了,你好像不是内阁的成员吧?一旁的温体仁这下坐不住了。皇上这是要把内阁拉下水呀。崇祯心中却暗暗得意,你个老狗想看朕和东林党斗。岂能如你的意。崇祯一句话把杨涟怼得哑口无言。对呀,他不是内阁成员,没有权力驳回皇上的旨意。也不是说皇帝的什么旨意内阁都能驳回。只能是驳回一些不合理的政令。比如现在这个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不经过内阁也不经过吏部就可以驳回。
      回禀陛下,臣不敢驳回陛下旨意,但臣身为左都御史有监督之责。要不说官字两张嘴。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杨爱卿,你是有监督之责。但你搞错了对象。你应该监督内阁而不是监督朕。难道你连自己督察院的职责都搞不清楚了吗。又把他怼得哑口无言。温体仁脸色发苦,还有其他几位阁臣脸色也都不太好看。这件事情他们前几天找过皇帝的呀。是当时怎么就被莫名其妙的威胁回来了呢。今天本来想看着皇帝和东林党斗个你死我活。可是这皇帝一直把战火往内阁身上烧。
      这时候大学士叶向高也下场了。这位也是东林党。只是没有入选内阁。启奏陛下,臣

第13章 设立军机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