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让你在军营里呆着吗,你出来干什么?”他的声音发冷。
付云咬了咬唇,有些委屈的说道:“我担心你,便想跟过来看看,你也要上战场吗?”
梁毅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耐烦,摸了摸她的头,轻声说道:
“对,阿云,你听话,乖乖回去等我,好不好?”
“可是你明明答应过我,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如今大襄那些人一个个都跟疯狗似的,我担心你会有危险……”
“不会有事的。”
梁毅淡淡的说道。
“这次,便是我们攻下夜明城之时。”
付云还想说什么,梁毅已经上了马,命人将她带回营帐。
“梁毅!”
也不知他是否听到了身后人的叫喊,总之他没有回头,也没有回应。
李舒宁看到梁毅的第一眼,便有意的避着他。
她知道自己不是梁毅的对手,对上便是一死。
梁毅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便也不再刻意接近她,只是一心攻城。
到底是多日缺粮,体力不济。
即便精神亢奋,身体上的疲惫与劳累却是掩盖不住的,夜明城的士兵已经拼尽了全力,却仍然没有抵挡得住敌军的进攻。
城,破了。
城内的人们像每次守城时那样聚集在一起,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将老人和小孩护在了最中间,然后是神色凶恶而坚毅的妇女,手里握着家中随手拿出的,几乎都不能称作武器的武器,紧紧护着身后的孩子。
最外面,是大襄的士兵。
——城内的青壮年,几乎都从了军。
他们无一例外,目光中都充满了仇恨。
李舒宁站在保护圈里,身边便是陆昭。
“真是没有想到,长公主也有如此狼狈的一天。”
梁毅缓缓从队伍中走出,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的笑容此时看起来格外可恨。
“你以为,你真的能攻下大襄吗?”
李舒宁冷笑了一声,眼神幽深的看着他。
他只是攻下了夜明城。
大襄最东边的边城。
一个小小的夜明城,就已经绊住了他,让他在此耗费了整整几个月。
只要大襄还有将士。
只要大襄还有子民。
他便灭不掉真正的大襄。
梁毅嘲讽一笑,看向她的眼神带上了几分得意与轻蔑:
“大襄迟早有一天会被我攻下,就如攻下此城!”
他话音刚落,便示意士兵上前。
肖光在最外围,第一个带着将士们冲了上去。
他们形成了一堵屏障,将身后的百姓与敌军隔绝开来。
每一次举刀都是为了杀敌,每一次反击都如此决绝。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能退。
也退无可退。
身上的伤痕与鲜血仿佛更加刺激了他们杀敌的心,几乎所有的士兵身上都挂了彩,将士们抵挡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迟缓。
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了下去。
前面的士兵倒了下去,后面便立即有人补上了空缺,不给敌军任何前进的机会。
……夜太长了。
梁毅冷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的虚荣与自尊几乎膨胀到了极点。
“白费功夫。”
他不屑的看着他们,犹如看一群拼死挣扎的蝼蚁。
火光交映之中,一张张沾染鲜血的面孔义无反顾地赴死。
包围圈最里面,孩童们哭做一团。
宛如国破的亡音。
李舒宁眼眶发红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浓重的悲怆之感。
她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大襄士兵冲上前去,又倒在敌军的刀下。
而她却无能为力。
这一夜,几乎暗到了极点。
李舒宁与陆昭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除了眼眶微红,二人的面上皆是一片平静。
不过是死。
不过是死而已。
他们并不怕死。
渐渐的,肖光也倒了下去。
身后的孩童哭得更加凄厉了,哀嚎声几乎将悲郁的情绪推至了极点。
此时,屏障忽然出现了缺口。
可已经没有士兵能够补上去了。
陆昭深深地看了一眼李舒宁,提着剑便补了上去。
只是很快,又有缺口出现了。
这次是李舒宁自己,握着长剑冲上前去。
想到大襄的所有子民,想到远在京城的李疏云,她的内心愈来愈坚定,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狠辣。
“娘!”
随着倒下去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接一个的妇人也冲了上去。
孩童凄厉的叫喊与哭泣声几乎盖过了嘈杂,只是此时不会再有人去安抚他了。
冲出去的也许是谁的母亲,也许是谁的女儿。
她们的手中拿着菜刀、擀面杖、甚至是砖头和别的什么东西,豁出性命来保护自己身后的亲人和破碎的家园。
她们从未上过战场。
但此时,她们便是战士。
她们就是大襄的士兵!
李舒宁几乎不怎么抵挡,身上已经挂上了不少伤口。
昔日高高在上的长公主,此时双眼充满仇恨,只剩下了杀伐与狼狈。
她砍杀的动作愈发迟缓,她的手臂早已酸痛,近乎失去了知觉,只是仍然麻木的重复着杀敌的动作。
这些似乎只是无谓的反抗。
只能拖延住他们的步伐。
而结局,依旧显而易见。
*
这场厮杀持续了太久。
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所有人几乎都心怀绝望,但未有一人选择放弃。
还在奋战的人们,几乎早就精疲力尽了,他们能坚持到现在,不过是靠着强大的信念在支撑。
大家咬紧了牙关,努力为身后之人拼得一息生机。
坚持。
再坚持一下。
只要还有一口气,便还要坚持下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援军!”
“援军来了!”
第90章 九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