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姚广孝和那些文臣们暗地里谋划的时候,朱标也坐在院内亭中思索着。
那天朱桂的一番话,让一直接受儒家教育的他大受震撼。
的确,大明如果想要一直兴盛和长久下去的话,不能只依靠文人士子,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
朱桂后来说了一句话,让朱标心中感触颇深。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儒家作为当世显学,对于帮助大明巩固统治确实很有帮助,但看起来似乎也禁锢住了大明的活力。
这一点,从他身边这些文臣的反应就看得一清二楚。
朱标站起身来,走到亭外看着郁郁葱葱的园林,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科举,也应当做出一些适当的改变了。
他要让每一位学子,不管学的是儒学还是杂学,都能有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为大明朝的栋梁之才!
过了两日,朱标来寻朱标一起喝酒,他现在特别爱找朱桂闲聊,在这种谈天说地的氛围里,他感觉能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酒过三巡,两人都有了几分醉意,朱标端着自己面前的酒杯,乐呵呵的说道:“十三弟,为兄问你一件事。”
“我是大明的储君,将来会执掌这个帝国,你觉得我应该怎样去当这个天子呢?”
朱桂正夹着一块烧鸭脯,闻言微微一怔。
他心中有些诧异,这个问题……
莫非自己这位太子大哥是喝醉了不成?不然怎么会问出这样一句话来。
朱标的这句问话,还真是出乎朱桂的意料,他可没想到朱标竟然会问出这个问题来。
“大哥,”朱桂沉吟着说道:“这个问题可不能随便问呐……”
有些话朱桂没说出来。
你朱标现在虽然是储君,看上去也众望所归,但终究还不是真正的天子,地位上还是有差距的。
你这样问,要是让老爷子听到了,说不定会多心的!
放眼历朝历代,为了皇位父子相残的惨剧难道还少了吗?
不过朱桂又想了想,觉得以朱元璋对待朱标的疼爱,应该不至于会这样。
别看许多人认为朱元璋残暴冷酷,动不动就将官员剥皮填草,但他对朱标这个儿子,还真是好到没话说。
朱标脸色微微有些泛红,他丝毫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有什么不能问的,我将来终究是要执掌这个大明的,老爷子又不会对此说什么。”
朱桂微微苦笑,老爷子是不会说你,但是我怕他找我麻烦啊!
你这个问题,它未免也太敏感了。
“大哥,我不过只是一名藩王,志向也就是当个闲散的富贵王爷而已,你这样问我,岂不是让我这个做兄弟的,来教你这位储君如何做皇帝吗?这可不大妥当。”
朱标豪迈的一挥手,“有什么不妥当的!”
“十三弟,咱们都是亲生兄弟,今天既然在这里一起喝酒聊天,那就没有什么储君藩王一说,只有兄弟间的情分。”
“你就把我当成普通人家中的大哥,教教我日后应该如何来当这个家。”
朱标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朱桂也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
他喝了几口酒,又夹了几筷子菜吃下,这才沉吟着说道:“大哥,既然你让我说一说,今后你应当如何去做大明的皇帝。”
“那我就简单说几句吧。”
“在我看来,大哥你身孚天下众望,应该做一位仁德宽厚的明君。”
他用手摩挲着酒杯,笑着说道:“既然大哥你要做仁义明君,那么你的麾下就必须都是仁义之臣,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待百姓要像春风一般温暖柔和。”
“只要你麾下这些大臣们,全都为了黎明百姓那一边多多考虑,为这些百姓们服务,那么大哥你就必然会成为大明的一代明君!”
朱标听了以后,轻声笑了出来。
&
第五十九章 怀菩萨心肠,行霹雳之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