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章 升阳益胃汤[1/2页]

大国圣医 喜欢布丁鼠的刘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谢灵贞给叶倾天添了一杯水,
      叶倾天喝着水心里美滋滋的,
      这时又来了一个患者,
      “您是叶大夫吗?”小伙恭敬的问,
      “是啊,你是?”叶倾天客气的问,
      “我是朱姐的同事,朱姐让我来找您调调身体,”小伙年龄不大,
      “好的,请坐,我帮你看看,”叶倾天请小伙坐下,
      “你是哪儿不舒服呀,”叶倾天问,
      “我就是心脏不舒服,总感觉憋气,乏力,”小伙把挂号条交了上来,
      “灵贞,你先把下脉,整体感觉一下他的气血情况,”叶倾天对谢灵贞说,
      叶倾天打开工作站,孙天,男,24岁,
      “师哥,他的脉缓,弱,跳着没有力气,寸脉尤其不足,”谢灵贞把了一下脉,
      “嗯嗯,再看下舌头哈,”叶倾天对小伙说,“我们看下你舌苔哈,”
      孙天把舌头吐了出来,
      “舌头整体湿气比较大,舌头的下部尤其厚腻,说明湿热下注,大肠的运化功能低下,”叶倾天给谢灵贞讲解道,
      “你看他整体是个虚胖的体质,很典型的脾虚体质,面色无华,发黄,有明显的黑眼圈,说明睡眠也不好,休息不好,下焦又有湿热,脾虚又有湿热,用什么方呢?”
      “师哥,他这个湿热下注是不是中焦脾胃运化无权,脾不升清导致心悸,胸闷,类似于中气下陷的感觉,”谢灵贞请教道,
      “是的,很典型的脾不升清,湿热下注,脾胃一伤,阳气不能生长,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则骨乏无力,脾虚则四肢懒散,倦怠乏力,不耐劳累,不耐风寒,小有劳身即热,就是气虚发热,有的病人典型表现就是下午感觉脸热,或者中午不休息,下午感觉头重头晕,”叶倾天说道,
      “这种类型疾病最有效的方剂就是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
      “现代人湿热病太多了,大部分是由于脾胃虚弱,饮食劳倦,饮食不节伤胃,劳倦伤脾,这种湿热是湿郁化热,当用甘温除热法,如果认不清这类疾病的根源,用滋补药虚不受补,反而火上添油,湿热更炽,用清热泻火药清热除湿,反而容易更伤脾阳,导致疾病绵缠反复,寒药伤阳,病甚至入少阴,厥阴。”
      谢灵贞若有所思,
      叶倾天接着解释,
      “湿气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拂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
      所以说通阳者,利小便也。体质偏虚偏寒者,健脾益气利小便,
      体质偏实偏火者,往往湿郁化火,壮火食气,所以愈来愈看到气虚症状,”
      “师哥,我明白了,升阳散火,甘温除热,适用于这类脾

第77章 升阳益胃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