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三迭阳关[1/2页]

奉朝 君莫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午时,木筏已完全搭好。临行前,猴子们准备了各式瓜果,和悟空一同大快朵颐。
      山中自然不如为人时有诸多山珍海味相伴,但也有仙桃异果、芝兰香蕙,金丸珠弹,红绽黄肥,这般野味倒也别有一般滋味。
      精神一直紧绷的悟空也终于休息下来,毕竟接下来几天可能都要在汪洋大海上度过,无人能与之为伴,而今后更要长期浸淫于道学之中,时刻谨慎,处处勾心斗角。如今这样安逸自由的生活不知此生是否还有缘享受了。
      也许在数年,数百年之后,他还会记住今日的一切,那是他一生中最为轻松的一段时间了。
      人间纵有珍馐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瓜果酒饭俱足,猴群一起大吃畅饮了一整日,直到次日天月将白之时才彻底结束这场狂欢。
      “诸位,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天下永没有不散的宴席,此时也需要一个恶人站出来将其打断了。
      悟空刚刚说到一半,已有猴子落下泪来。“小明”虽登上猴王之位不足半年,但也算是有所作为,找到了一处真正能休养生息之处,造福了整个猴群。如今又为了大家久驻天人之间而冒险出海,自然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
      悟空也是惆怅不已,虽然相处只有一年,但早就有了很深的感情,很多猴子他都能叫上名来。修仙之人山中不知岁月,这一分别可能会有数十年,猴子寿命也只有二三十年,那时恐怕这些熟人已经作古,花果山也早已物是人非。
      众猴又是对悟空有诸多嘱咐,最后还递给他几个大叶子包起来的食物供他路上吃。悟空把它放在木筏上,突然想起一事。
      “若是我长时间没有回来,你们的生活就一切照旧。如果将来有强敌来犯,先避其锋芒,不要与他争斗,在水帘洞中休养,等我学成归来定为你们讨回公道!”
      他这是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也是西游记中第一个反派龙套,混世魔王。在他出海学艺期间,此魔占据了水脏洞,屡屡来犯,猴群中也折损了不少族类,故此有所叮嘱。
      众猴纷纷点头,却不解其意。悟空也知道西游记中那混世魔王出场很晚,便不再多言,踏上木筏,抱了抱拳,道一声珍重,划开了木筏。
      ……
      悟空体力有限,只断断续续划了一个时辰就双臂酸麻。在漫无边际的海上虽然很难辨认方位,但从他离岸就是在朝北行进,不会有太大偏差。
      菩提祖师在西牛贺洲,悟空为何向北划船?在西游记中,曾写道孙悟空出海几日后,遇到大风,到达了南赡部洲。这说明风是由东北吹向西南。而孙悟空在南赡部洲耽误了十多年才达到灵台方寸山。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先向北划,再由风直接吹到西牛贺洲才是最合适的。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地理环境,因此也只是猜测,即使猜错了也不过多走些路而已。
      现在,悟空双臂麻木,就直接躺下去,回忆前天内视的感觉。严格来说,内视只是需要心中的清净,身体是盘坐还是平躺并不重要。
      似乎是有了第一次,后面就会很简单。悟空闭上眼睛,尽量让自己不去关注外界,收摄心神。不知过了多久,那种刻意阻断思绪的感觉消失了,而是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心无他念的状态,真正做到了心如明镜。
      禅宗五祖弘忍的得意弟子神秀曾作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之诗,这也正是悟空此时的状态。
      当然,就在神秀作诗之时,旁边一个扫地小童所作的诗或许更有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无是处的小童,便是后来真正继承弘忍衣钵的六祖慧能。
      莫说慧能,就算是神秀在境界上也超过了悟空十万八千里,但此时对于神秀之诗的感触却是极其真切,正是那种心无旁骛,如明镜台一般的清净。
      慢慢的,他在这种定

第5章 三迭阳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