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韩信蒙毅两人快马加鞭的把几个重量级俘虏送回咸阳。几天后,携大胜而归的秦三世也在御林军的护卫下声势浩大的回到咸阳。
李斯率百官在咸阳城外列队恭候,得知前线大捷的秦都百姓夹道膜拜,黑甲黑马白羽饰的御林军战士五步一人,从咸阳城东门一直列队到大郑宫门前。
虽然裴徵早知道秦人忠君爱国,崇尚战功。可他没有想到,百姓会如此热烈的欢迎一个皇帝,因为他前世的历史课中,把所有皇帝都说成十恶不赦的剥削者,而眼前的情景,黑压压欢呼的人群却绝非人民对剥削者的欢迎。其实,根据司马迁等人的记载,秦人就算是在东方六国叛乱时,也是拥护他们政权的。东方六国叛乱与其说根本原因是秦朝暴政,不如归咎于东方的百姓不习惯于法制。因为最明显的证明就是,秦国商鞅变法160多年来,从来没见过秦人反抗,相反一直恪守严格。
这几个月来,裴徵除了不停的挣扎在内战的旋涡时,也偶尔抽出时间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去自己的心去感受――为什么会有秦末大起义?面对这场后世无耻学者们吹捧的起义,秦国百姓和东方六国百姓、大秦中央和那些所谓的起义军领袖们,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是抱着怎样的希望加入到战争行列中来。但答案,却让他感觉,和他曾经在教科书里学到的,是那么的遥远,是那么的水火不容。
眼前夹道欢呼的秦国百姓,还有关外那些看着战乱远去,官吏回来治理时露出由衷喜悦的百姓,他感觉到,整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所有的百姓,都被野心家无情的利用了。被突然变化的政治制度和人民初期对先进制度的不适应利用了。那些闭着眼睛谈历史的人,把个只知道喝酒玩女人的小混混说成了擎天巨柱,把一个滥杀无辜的屠夫说成起义军领袖。他们用他们的愚蠢和倒行逆施,为民族换来了声势浩大的叛乱不说,还让百姓束手无策的在匈奴铁蹄下被蹂躏了整整一个世纪!
现在,站在大郑宫的门前,望着宏伟的都城和热情的人民,裴徵突然感觉到肩头的担子是那么的重,投降的那些“义军”领袖们,是那么的十恶不赦。
既然我来,既然我改变了,那就改变的更彻底一些吧!裴徵心中想着这个念头,却又实在没有什么话要对百姓说。秦国百姓经历了一百六十年的法制之后,只对军功有兴趣,现在他们出来庆祝,不过是因为没有了东方叛军的威胁,身家性命有了保证。
看着皇帝走进皇宫,围观的百姓也就逐渐散去。这个时代的大秦,远没有那些动不动就收买人心的恶心手段。在这里,有了功劳,一旦证实,立刻奖励,无论犯过什么错;同样,犯罪之后,无论立过什么样的功劳,立刻惩罚。这是一个公正严明的时代,这是一个法律代表无上尊严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陛下,陛下连日鞍马劳顿,应该多休息几天才是,不用这么着急就去地牢提审俘虏吧?几个区区跳梁小丑,也不值得陛下亲自去啊。”御史大夫跟在后面不停的规劝着,这都什么时辰了,皇帝不但不睡觉,反而把三公都拉着一起去廷尉属提审俘虏,你说这叫什么事?所以我们正直的御史大夫一路上就没停了唠叨,其频率可让老娘们都为之汗颜。
裴徵一路上听的这叫一个腻,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回头对三公道:“哦?这么说你们就上去吧,朕自己下去看看他们就可以了。”
话音刚落,嬴悔就立刻把三人拦在了身后,自己带着五十御林军亲卫跟着皇帝走下台阶。
还是那个地牢,不过关押的人却从李斯变成了刘邦和他的一众大臣们。来之前裴徵就打定了主意要杀他,可见他之后,却依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带有强大亲和力的人,怪不得他能让那么多属下誓死效忠。
不过他的相貌倒是平淡的很,甚至只能用其貌不扬来形容。如果把他放到人海里,你只会看到一个普通
第四十八章 战之殇――秦灭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