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比武[1/2页]

军临天下 杜青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六军的其他将领也赞同赵欣的想法,实力相差太大,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行。让谢连江高兴的是第一营的都尉李淮明说他营中有好几个士兵箭术不错,似乎能去争取下。
      不只是新建的第六军在准备比武的事,榆风边军的每个军都在准备。三年一次的大比武,不只事关各军的荣誉,更有实质性的奖励,在大比武中获得名次的士兵非常容易获得迁升。所以每军上至指挥下至士兵都非常重视。
      新建的第六军一共选出了九十余人作为参加比武的选手,由副指挥程双亲自主持训练,其他各正副都尉轮流去教授一些搏杀技巧。这批人里没有袁士平,但有袁士平认识的两个人。除了张抗以外,还有那个出言说陈平川是条汉子的人。说是认识其实就是见过几面,对他印象深刻些而已,因为到现在袁士平也不知道那人的名字。
      这两月袁士平在一如继往的苦练之余,还经常去观看程双训练张抗那些人。下来再凭着记忆模仿,尽管学到了一些经验和技巧,但很多地方还是领会不了。
      在各军都憋足了劲地训练中,很快就到了大比武的日期。参赛选手不只驻守鹰回关的第十五军团、十六军团、十七军团,整个临原郡的驻军也都派出选手参加。按比武规定,每军只能指派十人参加,不限制每个人所参赛的项目,指挥级将领不可以参加比武。但一般都尉级将领都很少上场参赛,因为官职与军衔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就已经不再是通过比武能再迁升的了。比武项目分别为步射、拳术、步战(不限长短器械)、骑射、骑战、阵行演练。
      除了正常守备关隘的三万士兵,和担任预备军的一万士兵外,剩于的五万余士兵全聚集在演武场上,整个演武场也布置的喜气洋洋,好似过节一般。
      一面面在冷冽的朔风中招展翻飞的旌帜,一阵阵澎湃激越的战鼓雷动,一块块肃立不语的各军方阵,让演武场充斥着一片肃杀与萧瑟。
      贺桓,帝国四大统领之一,也是鹰回关统领,已经驻守鹰回关二十余年。他在将台上宣布比武开始后,忽然振臂大呼:“大凉!”
      “武威!”演武场上五万士兵齐声怒吼,声音响彻云霄。
      “大凉!”
      “武威!”置身于方阵中的袁士平忽然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犹如一只孤零的小舟漂浮在漫无边际的汪洋大海上,随时都有可能被这片山呼海啸般的呼声所掀起的巨浪卷飞于半空之中。一种无形的压力让袁士平感到恐惧的同时又泛起一丝亢奋,募然充斥全身,让素来沉默冷静的他也忘情地跟着大喊起来。
      “大凉!”
      “武威!”随着将台上贺桓的手一挥,呼声戈然而止,好似受到惊吓的人正在高声尖叫,却突然被人捂住了嘴一般再无声息。
      看着须发星斑的贺桓,很难想象这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如果说以前的袁士平只是敬重他帝国四大统领之一的名声,那现在的袁士平无疑切身感受到了他的威势。望着贺桓那挺拔如松的身姿,袁士平募然间觉得他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那五万森然而立的士兵,似乎在他挥手间便可变成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撕碎挡在前方的所有障碍。
      袁士平这才深深体会到为何历朝历代的君王总是猜忌手握重兵的将领。以前在书上读到一些前朝旧事时,常会认为那些因猜忌良将而自毁长城的君王不甚贤明。今天才知道,拥有这般能量的人的确让人心生恐惧。
      最先进行的是步射比试,这也是最容易得出胜负结果的一项比试。立箭靶十个于八十米外,参赛选手每人十支羽箭,以射中红心多寡而定胜负。让袁士平吃惊的是参加第一轮比赛的两百多人中竟然有四十余人都是十箭红心,但张抗和说陈平川是条汉子的那人都被淘汰了。
      剩下的四十余人又进行第二轮的比试,这次箭靶移到一百米处。这一轮结果依然有十余人箭箭红心。
      箭靶又向前移动十米。但这次并不是像前两轮比赛那样一批十人齐射,转变成单人射击。而且每当一个选手上场时,都有三十个传令兵纵马绕着演武校场来回奔驰大喝:“第十五军团第三军第四营,李顺。”
      演武场左边的一个方阵陡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李顺所属的十五军团第三军第四营士兵立即大喊:“李顺,必胜!”,“李顺,必胜!”
      李顺没有回身去看为他呐喊助威的士兵,而是闭上眼睛调整了几下呼吸,才上前控弦开弓,又是十箭红心!不只是十五军团第三军第四营的士兵,全场士兵都暴发出剧烈的喝彩声,让袁士平和身边的新兵看的瞠乎其后。
      第二个士兵七箭红心,但他们下场时仍受到全场士兵的喝彩。
      第三个士兵又是十箭红心。
      “第十七军团第六军第一营邓子华。”当传令兵又奔驰一圈后,演武场却出奇的安静,并没有如前几次那般欢声如雷。
      沉默了一阵,袁士平的前方不远处才响起了一小片惊呼,他才忽然反映过来这个人属于自己所在的十七军团第六军。似乎那一片惊呼惊醒了十七军团第六军的其他新兵,几千人都奋力大吼起来,虽然呐喊声显得颇为凌乱不如其他军喊的整齐。在这几月训练中,十七军团第六军的新兵没少受其他军士兵的奚落和嘲讽,自己军忽然有人在大比武中闯入了争夺前十的决赛,让他们终于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十七军团第六军的新兵一边继续杂乱无章地大呼大喊,一边挺胸抬头地顾盼其他军的士兵。
      谢连江无疑很高兴。因为坐在他身边的程双已经站了起来,比将台下的新兵都喊地来劲,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他副指挥的身份,但谢连江却并没有阻止他。
   &

第八章 比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