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管线在战区中穿行[1/2页]

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 火流星2312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里曾经是持续了20多年的战场,直到去年底才签署“南北和平协议”,虽然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和平的曙光初现,但我们仍能从中嗅出潜在的紧张和危险——到处是军营和哨卡,架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小钢炮、火箭炮的巡逻车在路上来回穿梭,每一寸土地都指向枪炮之下。这里就是苏丹黑格林格地区北边的罗部靠那镇(市)和南边的斑鸠镇(市),被罗部靠那河(尼罗河支流)天然分割,南部军与北部政府军战争期间的最前沿。
      由管道二公司负责施工的5b区原油外输管道86公里管线就在战区中穿行,巧合的是管线以罗部靠那河为界,南北两边都是43公里。在北边施工还好些,毕竟为政府军控制,安全上有所保障,但南边就不同了,那里是军管辖地,几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暗卡云集,到处是黑洞洞的枪口,阴森可怖。虽然双方已经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条件是以石油利益共享为代价,即将军所辖地洒家丝(tharjath)cf所产的原油,通过全长170公里、管径ns24"、壁厚0374"(95)、材质ai5lx65管道外输至124区黑格林(heglig)的原油外输首站输运至苏丹港出口。连年战争造成的双方敌对情绪根深蒂固,军事互信基础薄弱,都给施工埋下了隐患。管道二公司参建队伍刚一到此,就被告之作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这绝非儿戏,也非危言耸听。凡是在此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深有感触,尤其是司机感触更深。一般情况下,白天除了站岗放哨的外,几乎见不到什么军人,全都躲在营房里睡大觉,世界一片太平,可夜幕刚刚降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成百上千手持各种武器的军人仿佛一下从地底下冒了出来,警惕地注视着周边的一举一动。尤其对过往车辆他们更是如临大敌,一个人晃手电,一个人举枪瞄准,司机在这时必须立即减速或停车,关掉车前灯,打开车顶灯接受询问和检查,稍有不从和异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许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按章行事可保平安,但关键是南北双方目前正处于磨合期,擦枪走火的事件时有发生。更要命的是军被收编后,部分军人不服进行了叛逃,形成散兵游勇,他们利用沿线茂密的灌木林和芦苇荡、沼泽地等有利地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神出鬼没,与政府军抗衡。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军装,放下枪就跟老百姓一样,令人防不胜防。另据当地人介绍,在罗部靠那河北岸一带还埋设着为数不少的地雷,许多老百姓为此缺胳膊少腿甚至搭上了性命,所有这些都给管道参建队伍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命威胁。就连业主给现场派

管线在战区中穿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