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南望余雪》祖咏.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柳郧回到家里,整理行李准备去上都[1]。
柳白氏一边为其整理行囊,一边问道:“天寒地冻的,你也一大把年纪了,何不派个年轻人去?”
柳郧说:“员外郎宋子章[2],与我同去。”
“他一人去不行吗?”
“事关重大,一个年轻人如何说服得了圣上。”
柳白氏又问:“您要去多久?”
“这可说不准。”柳郧皱眉道,“也不知圣上多久才会同意我的奏章;即便是同意了,还得组织实施。我想,一时半歇回不来。”
“那,清婉正月十二出嫁,您是赶不回??俊
“肯定回不来!哎~,她才多大,就忙着嫁人?”
“也不小了,今年十六,也该出嫁了。”
“是嫁给揭大人家的广阳吗?”
“不是,是她三姑家的有才。”
“甄有才?那小子…不是……没多大么?”
“是呀,和好好同岁,今年满六岁。”
“我那小姐夫是不是糊涂了吧,干嘛嫁给个孩子?”
“孩子怎么了,正好娶个大媳妇回家照顾小女婿呢!”
“你那‘凤凰眼的姐夫,不是一直讲究什么门当户对嘛?清婉有那么多的官宦表兄弟,这次,怎会让女儿嫁个穷光蛋?”
“嫁过去,就不穷了。”柳白氏看了丈夫一眼道,“我姐夫,这次拿出了自己一半的家产做陪嫁呢!”
柳郧惊奇地看着自己妻子。
柳白氏笑道:“你看我干嘛!怎么,不相信我那吝啬的姐夫?”
“不是不相信。”柳郧说,“关键是,她大姑不是很喜欢清婉嘛,一直想娶清婉回家做儿媳。”
“清婉不是让也先铁木儿那个畜生给糟蹋了么!她大姑嫌弃,从此再也不提联姻之事了。”
“不是还有她二姑家的修染吗?听好好说,他俩一直互相爱慕。好好还让我做媒成全他俩的好事呢!我这一直忙着,也没腾出空闲来顾及此事。”
“像清婉这种情况,当初让我姐夫搞得是满城风雨,但凡讲究点的家庭,哪个愿娶?”
“这有什么,清婉不是被迫的嘛,再说,是不是处子,又有什么要紧的!?”
柳白氏盯着柳郧看了半天,最后笑道:“你好像是满不在乎的!怎么,我给你娶回家,做小?”
“你在胡说什么!那可是我的亲外甥,这岂不乱了纲常。”
“清婉虽是外甥,但是外戚,你娶她,不算乱纲常的。我想,我年纪大了,总不能让柳家断了后吧!”
“不是说清婉嘛,怎么说到我身上来了……既然修染那么喜欢清婉,干嘛不去争取?难道修染也在意清婉的清白之身?”
“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在无人可嫁的情况下,姐夫才把清婉嫁给那六岁孩童。姐夫也是出于感动,才给了甄家一半的家产做陪嫁。”
“你姐夫干嘛这么着急,清婉也不过十六岁,正当花季;再说了,过一些时间,人们把这段丑事淡忘了,再提嫁人,岂不更好!?”
“等不了了!”
柳郧盯着妻子,不解地问:“为何?”
柳白氏用手比划了一下,说道:“肚子,大了。”
“噢~”柳郧若有所思,随即,“噗嗤”一声又笑了起来。
柳白氏诧异地问:“你笑嘛,女人大肚子,有那么好笑么?”
柳郧止住了笑,说:“我是笑,六岁的孩童怎能使女人怀孕?你姐夫这不是掩耳盗铃吗?等这孩子一出生,是算她小丈夫有才的呢?还是算他公爹友乾的。”
“当然得算那个混蛋也先铁木儿的了。”
“那,你姐夫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怎是多此一举?是两全其美。这样一来,姐夫嫁出了女儿;甄友乾一家也就真有钱了……”
“你姐夫不是太医嘛,弄一副打胎药,岂是难事?干嘛非得干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儿?”
“你说得轻巧,给女人打胎简单,要是再想怀孩子,可就难了……姐夫也配了几副堕胎药,可清婉是死活不吃……”
“这打胎药对女人害处这么大吗?”
“可不是呢!要不,那些从良的妓人,有几人能生育的?”
“嗨!”柳郧叹息道,“只是苦了清婉和那一半的家业——一个孩童,本就需要照料,又怎会去痛爱自己的妻子;甄友乾是个浪子,把这么多的家产给他,几天就让他糟蹋没了。”
“姐夫不给他银子,而是把自己的一份产业给他,让她三姑父经营……”
【二】《赠内》徐悱.诗
这时,柳好好进了房间。
她进门就问:“爹爹说什么事儿了,弄得娘亲又是哭又是笑的?”
柳郧说道:“哦,爹爹要出远门,你母亲舍不得我,便伤心落泪了。”
“爹爹要去哪儿?”
“去上都。”
“去几天呀?”
“要去好多天。好好呀,你的母亲身体不好,你在家里,可要细心照料你母亲才是。”
“放心吧,爹爹,我会照顾好我娘亲的。”柳好好拉起柳郧的双手说,“不过,爹爹去那么长时间,我和娘亲一定会想爹爹的,您可一定要经常给我俩来信哟。”
“那是自然。”
柳好好把柳郧拉到桌子旁说:“爹爹何不现在就给我们写一封?”
“我想看看,爹爹对我俩的爱到底有多深!”
柳郧笑着坐在椅子上,略一思索,便提笔写道:
“日暮想清扬,蹑履出淑房。
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
不见可怜影,空余黼账香。
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
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
聊以一书礼,以代几回肠。”
————————————
注释
[1]元上都
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的闪电河畔,是元朝三大都城之一。
(1)忽必烈建开平
金莲川草原一带水草丰美,历史上曾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
12世纪,金世宗完颜雍命名此地为
第18章 聊以一书几回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