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9章 万古晨昏常对待[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登齐政楼上阙》张宪.诗
      层楼拱立夹通衢,
      鼓奏钟鸣壮帝畿;
      万古晨昏常对待,
      两丸日月自双飞。
      年货基本置办齐了,甄友乾好不容易把马车拖到了齐政楼[今鼓楼]脚下的驰道上。
      清婉端坐在车前的大箱子上,掀开车帘问道:“这里让停车吗?”
      “我不停这儿。”友乾让有才坐到副驾驶上说,“我们这就走!”
      “走也不行啊!”
      “这你就不懂了,这段时间,走一小会儿还是可以的。”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大臣、百姓,甚至连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但也有例外,就是每逢大的节假日,或遇上庙会、赶集等,皇帝为了给百姓提供方便,也允许他们把车子停在驰道的两边,或者简短地走一小段路。
      看到马车过了万宁寺[今钟楼],还一直往北走,清婉就问:“咱这是去哪儿?”
      “送你回家。”
      “不买衣服了?”
      “下午买。”
      “下午,”清婉明显有些不悦,“干嘛不一下子买上?”
      “先把‘年礼给你父亲送家去。”
      “噢~,去我家呀!”
      “那你以为呢?”
      “我以为……去我家不是往东南走么?”
      “逢集,往东南哪能过的去,到了光熙街[今北三环中路]往东一拐,也是一样的。”
      “其实,看我父亲下午去也行。”
      “回家看望父母,怎能下午去?都得上午一早就去。”
      “我家才没那么多讲究呢!”清婉拍了拍一大箱子年货说,“你是怕这一箱子东西给放坏了吧!”
      “现在的东西,怎能放坏?”
      “既然东西放不坏,过个十天八天的回家,不也一样么!”
      “为何非要过个十天八天呢?”
      “你不见,我今天穿的有些寒碜,何不等我做好了新衣服,穿上回家,岂不更好!”
      “新衣服,春节穿着回去显摆也不晚么!古语说,姑娘回家看父母,不能超过腊月二十三。”
      “为什么?”
      “腊月二十三,姑娘姑爷不登门。”
      “你瞎编的吧!”
      “我哪有那本事还能编古语。老人说,腊月二十三以后姑娘回家会踩断娘家的根儿。这就叫‘闺女不踩娘家尘草。”
      “我们于家的正根儿不是在我们甄家放着么?踩不坏的!”清婉又笑道,“噢~,你是怕我回去踩坏你的亲外甥于慕凡吧!他那大高个子,我踩得着么……”
      说笑间,马车便转了直弯,拐向文明街[今东单北大街],大约又走了一个时辰,便到了齐化门[今朝阳门]附近,清婉的娘家就住在这里。
      她的家原先可不在这里。
      自从通了通惠河,门内九仓之粮皆从齐化门运至,它是通州码头最近的一个城门。那时离京南去的官员客商,或是由南入京朝觐、经商的官员与客商,都要在此门经停。有些携带高档中药材的商贾,还没上岸,便被抢购一空,清婉的的祖父为了购药的方便,便把家搬到了此地。
      进了家门,清婉就问甄姨娘,“我爹呢?”
      甄姨娘说:“上班去了。”
      “还没放假?”
      “你爹什么时候这么早就放假了?”
      “我们的大汗不是一直住在上都么,根本用不着我爹去侍候,他还不赶紧地和他的那帮太医们放假,尽早回家过年。”
      “皇帝不在,更得坚守岗位。”甄姨娘说,“听说今年大都的官员,年假会长一些。”
      “长又能长到哪去?也不过是十天八天的日子!”
      “哎~”看到那么多的礼物,还有一个大箱子搬进了客厅,甄姨娘眉开眼笑地道,“你爹说,小年就放假,过了十五才上班……”
      放好了礼品,友乾嘱咐道:“妹子,你让人把箱子里的东西,找个阴凉的地方放好,可不要放坏了……”
      “好呀,我这就安排。”甄姨娘说着,便让丫鬟去找厨房的李三前来处置。
      友乾告诉甄姨娘,“妹子,别忙活了,我们这就回去。”
      “晌天了,吃了饭再走。”
      “等你做好了饭,得等到什么时候,俩孩子早饭还没吃呢!”
      “这不找李三去了么,我这就安排他做。”
      “算了,我们出去吃点儿就行,”友乾边说边领着清婉他俩往外走,“再说,我们有好多东西还没买上呢……”
      甄姨娘没有再做太多的挽留,把他们送出了大门,又看着他们上了车。
      马车出了于家胡同,回到了文明街。马车并没有往斜街方向走,而是左拐去了文明门[接近现在的崇文门位置]。
      【二】《出文明门》薛?.诗
      文明门外柳枝新,
    

第99章 万古晨昏常对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