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36 三国里的话剧?[1/2页]

暧昧三国之策马 亮府七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词总觉得许昌城里住满了善于玩弄阴谋、非常虚伪,但是却又翩翩君子一样彬彬有礼的聪明人,是以一词总不会把一些事情当些简单的事儿来看待,可明显的除了她陷入这些思绪,时铭馆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新式的娱乐活动里,优伶们卖力的表演,高潮迭起的情节,虽则这戏剧在一词这个后世人看来更多的是滑稽可笑,可本身事无定论,她以以往的价值观审美观来看这个时代的表演自然是觉得滑稽,殊不知她这一改变历史,这一出话剧在这即兴的历史文学上,又是挥毫了多么重的一笔!只是当局者迷,暂不论其后之事如何,且说眼下,曹丕兴味十足,一词也饶有兴趣,边看边吃饭,倒也是自在,只是后来表演到孙悟空去太上老君那里讨仙丹回归,三年故主世间生一段,一个小小的插曲转移了一词的注意力,和他们挨着挺近的一桌,两个中年男子,轻声的啜泣了一下,因了二楼较为安静,这啜泣声立马吸引了一词的注意,曹丕的眼神也投注过去,一词发现轻声啜泣的男子正用手帕擦拭着眼泪,一词心中稍有疑惑,和曹丕相视一眼,曹丕一手拄在几案尚略微的靠近一词低声说道,“那两个人,穿蓝色衣袍的是御史大夫郗虑,紫色衣袍的是中散大夫伏完长子伏德,宫中羽林郎一职,哦,一词还是他尚差呐!”
      “郗虑?伏德?”一词轻声重复一遍,当想起原本历史上建安十九年发生的那件事之后,再看一眼台上那乔装了的国王和护送国王的行者等人,一词心中一下了然了!真假国王呐!
      不知为何,自演到三年故主世间生这一段,明显的整个楼层都安静了不少,甚至后来曹丕也觉察出这里的气氛不对劲来着,虽则在原有的书籍上管宁并未做多大的修改,可这个明显的真假国王以及国中两君主的事实,还是让一些人想起了眼下的现实,于是看到后来,曹丕也沉默了下来,一直到这出戏演完,一词也混迹在这些人里一块出去,她明显的看到有许多人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而当看到和一词一起的曹丕时,那些人明显的又有些躲闪的眼神,以及看一词时意味深长的样子,但嘴上却是对一词的连连赞叹,这情景让一词越发的觉得那个管宁别有用意了,而史载管宁在曹操时期一直未曾出仕,难道也是看不惯曹操如此?带着这些心思,曹丕与一词分别之后,一词刚到府门,辛卓便迎了出来,说是有客人来了,一词心下疑惑,进去之后发现是个清瘦的中年男子,来人自称管宁,一词思虑起方才之事,忙打起了精神和管宁打招呼。
      落座叙茶,没有一词想象的所谓言外之意,来人只是和一词大谈了一词的所有作品,应该是文人之间惺惺相惜,并表示对擅自修改文章的歉意、但却又实实喜欢乌鸡国一段的意思,一词言语间试探,管宁倒是正常作答,让一词错觉今儿个或许是那些大臣触景生情、都希望有个孙悟空似的人物来助献帝一把了……
      两人在文学上倒是相谈甚欢,针对剧本戏剧一事,一词表示非但没有责怪之意并且相当钦佩管宁奇思妙想,并且借此把后世戏剧曲文之事说与管宁,两人就后来剧本的发展问题开始深谈,管宁显然对此非常的有兴趣,尤其是他没想到一词对戏剧的发展似乎早有思虑,言谈间根本不用思考便流利的说出那些已然比较成熟的戏剧文学,倒是让管宁感叹一词之才并非虚名,于是在这个原本真假国王的剧本上,一词又作了些许修改,管宁连连称好,并说要将水浒以及西游里他所喜欢的桥段全写了剧本来,而有关演员表演一事,一词也提了些见解,倒是更让管宁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两人一直谈着这些,不知不觉时间飞快,差点说个通宵,天色已晚,便留了管宁在此住宿,安顿好管宁,一词也甚为的劳累,便也昏沉沉去睡了。
      第二日管宁倒是起的很早,一词不得不强打精神与其应付,只是想着今晚再不能留宿此人,毕竟她后院已然动工,被其发觉就麻烦了,又是将近一天,而到傍晚的时候,又有人来访,赫然是昨日在时铭馆见到的伏德于郗虑,他们来到的时候,一词正与管宁商谈有关新建酒肆之事,一词也有意重新建一个酒肆,用来说书演戏剧,倒是不错,管宁甚为的赞叹,看起来管宁对这方面甚为的有兴趣,当辛卓拿着名帖过来,一词看到来人时,心里稍稍有些惊讶,当初她来北方就是见见这几个人的,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主动的前来拜访一词了,管宁见到是郗虑,抚着胡须连连起身笑着出迎,郗虑与管宁本是好友,管宁在辽东居住,是以极为少见,此次不意想在一词处碰到,都甚为的惊喜,而伏德在辈分上明显的小一辈的,虽则比一词年龄要大些许,又或许是因为一词算是名义上他的长官,是以对一词甚为的谦恭尊敬,他们的到来让一词突然莫名其妙产生了个办报纸的想法!
      北方汇聚着如此之多的人才,办理个报纸,用这些对刘氏宗族死心塌地的文官执笔,那么在舆论上,刘备将来便要占据一个制高点了!这想法让她有些激动,甚至开始有些走神脑海策划着具体,毕竟许昌人才太多了,很多在政治上不得已的人,如果给他们个事儿做,他们当然会乐意的,尤其是这种参与国政,加之联想到后来郗虑的死,一词觉得这样的人死掉未免太可惜了,不如让他以报纸为阵地韬光隐晦,

136 三国里的话剧?[1/2页]